【摘要】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曾经问道宝宝的想法总是很悲观,看见蝴蝶死了都要哭上半天。如果读绘本或者看电视时,主人公受到一点挫折,她都会觉得会有不好的结局。孩子小小年纪遇事就如此悲观,这可怎么办呀?
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曾经问道宝宝的想法总是很悲观,看见蝴蝶死了都要哭上半天。如果读绘本或者看电视时,主人公受到一点挫折,她都会觉得会有不好的结局。孩子小小年纪遇事就如此悲观,这可怎么办呀?这位家长担心宝宝过于悲观,可能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严重的悲观对于一个人的学业、职场表现、生活满意度,甚至身体健康等方面都有不良的影响。
悲观是一种心理倾向或特质。悲观者倾向预期事情会向糟糕的方向发展,认为生活中的坏事多过好事,邪恶多过善良,困苦多过快乐。
悲观的核心是无助感,即“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你的命运”的一种认知。如果我们时常有这种想法,那么我们在困难面前很快就会放弃努力的尝试,滑向抑郁的深渊。
父母能够意识到悲观的消极后果,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幸福,这很棒,说明家长看到了教育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然而这位家长也需要思考,现在就在心中
认定孩子悲观,
是否为时过早呢?
孩子的各项情绪能力都在逐步发展,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还不完善,主要参与情绪调控的大脑区域——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最晚成熟的部分之一,要到25岁左右它才能够在生理上发展成熟。
因此有时孩子显得很情绪化,很可能是完全正常的。
在这个时候,
孩子需要的首先是情绪上的理解和帮助,
然后才是关于乐观的培养。
这位宝宝在看到蝴蝶死掉、故事主人公遭遇挫折时体验到的悲伤,实际上是同理心发展的表现:她对蝴蝶和主人公所经历的痛苦感同身受。
同理心就是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同理心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爱与被爱的能力、正义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时孩子需要父母理解她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因此导致父母对她的不接纳。
对于学龄前孩子的情绪辅导,爸妈可以:
● 保持温和而平静的态度,描述孩子的行为;
● 为孩子的情绪命名;
● 等孩子冷静下来,帮助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为死掉的蝴蝶哭泣,这位家长可以先安慰孩子:“宝宝看见蝴蝶死了,很伤心,这体现出了你的同情心。”然后可以抱抱孩子,问:“我们一起把蝴蝶埋葬了吧,这样你会感觉好一些么?”
这样孩子会感觉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她的自我价值感才会受到保护,
自信心才会得到成长。这些都是乐观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家长需要尽量避免给孩子贴上悲观的标签(最好不要贴任何标签),后面会为大家讲到这是为什么。
▼
对于无助感最早的认识来自于
“积极心理学之父”Martin Seligman
对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他花了很长时间、设计了很精巧的实验让心理学界相信了这样一个事实:
多次尝试后认为自己对电击的停止毫无掌控力的狗,根本不会尝试去躲避电击,而其他的狗会在几秒钟之内逃到安全的区域。——这种无助是可以习得的,这个结论可以运用于人类。
此外,心理学家对于人类行为动机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归因的理论,来解释人们如何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这种归因影响着我们如何预期事件的结果,是否采取某种行为。
在归因研究的基础上,
Martin Seligman提出了“解释风格”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拥有悲观的解释风格,那么他很可能一生都处于悲观失落的情绪中;如果一个人很乐观,那么他的解释风格,通常是乐观的。
从孩子出生起,
他们就会与无助感初次相遇,
龄前的探索与成长给他们留下成功与挫败的记忆,
孩子进入学龄期后,
开始理解因果关系,此时他们的
解释风格就会开始形成。
可以说,对于孩子乐观品质的培养,从孩子出生起就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了。
Seligman认为,我们的解释风格是从三个维度来说明一件好事或者坏事为何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它们分别是:
● 永久性(permanence)、
● 普遍性(pervasiveness)、
● 人格化(personalization)。
1/永久性永久性维度代表一个人认为事件的后果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当坏事发生时,悲观的人会认为坏事发生的原因是永久存在的,乐观的人相信导致坏事发生的原因只是暂时的。
如果孩子总是用“永远”“从不”“总是”
这类的话描述自己的失败、
遭受到的拒绝时,
那么他可能有悲观的倾向。
乐观的孩子会把不好的事看作“有时候”“最近”的。
2/普遍性普遍性维度代表一个人认为事情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如果我们认为事情的原因是普遍性的,那么它会对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其他事情都有影响。
反之,如果我们认为事情的原因是特殊的,
那么我们可能
有时会感到无助,但不会轻易放弃。
比如,持普遍性态度的孩子,在遭受同伴拒绝时,可能会觉得“没有人喜欢我”“我笨手笨脚的”,而持特殊性态度的孩子,此时会觉得只有具体的某个人不喜欢自己。
之前提到不要随便贴标签的原因就在此,贴标签意味着对孩子个人品质的普遍性判断,而且个人品质是很难改变的,这不利于孩子建立乐观的解释方式。
3/人格化人格化维度代表一个人认为事情的原因是外界还是自己。坏事发生时,人格化维度就是在决定这是谁的错,是怪罪自己,还是归结于他人或环境。
虽然总的来说,
坏事发生时责怪他人和环境的孩子,
对自身评价比较高,
但这里并不是说乐观的孩子一定总是把责任推给外界和他人。
真正乐观的孩子会学会客观认识事情的原因,如果自己是导致问题的原因,他们需要学会对事情负责,并进行改正;与此同时,他们需要学会不总是埋怨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
有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孩子的乐观,
下面进行简要阐述:
1审视自身的解释风格,做乐观的父母通常,积极的父母会有积极的子女,乐观特质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即乐观的一部分是可遗传的,较好的幼年经历对乐观的形成也很重要。
Seligman发现母亲的乐观与悲观与孩子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孩子的解释风格从一定程度上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因此,为了培养乐观的孩子,
父母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解释风格,
也可能需要改变自身的风格。
我们有一些认知上的技能可以用于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
Albert Ellis和Aaron Beck共同建立的认知疗法中,
有一个ABC模式:
●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
● B(beliefs)代表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
● C(consequences)代表后果,通常是事件带来的感觉和行为。
假如孩子打破了水杯,这就是A(不好的事),有的父母可能会火冒三丈、打骂孩子,也有的父母会安慰和鼓励孩子,这些反应就是C(后果)。
这两类父母之间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对于B(对事件的看法)。打骂孩子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笨手笨脚,而安慰孩子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年纪小,对肢体控制的能力还不够完善。
从ABC模式中,
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改变自己解释风格的方法:
① 捕捉负面想法。
当我们难过、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认出自己脑海里闪过的想法,这不容易,但可以练习。
②评估自己的想法。
当我们抓住自己的想法时,问问自己,这种想法有什么根据么?没有证据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
③ 找出更合理的解释。
我们对事情的解释经过评估之后,很可能是不合理的,而且是夸大的、在解释风格上是悲观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更乐观的方式来解释事情。
当父母能熟练使用ABC技巧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甚至教会孩子如何评估自己的想法。
2突破教养的误区很多父母在教养时会有一些误区,他们可能认识到自尊的重要性,经常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孩子的自尊,从小教育孩子“你很特殊”,或者表扬孩子“你很聪明”“你很能干”等等,却经常帮助孩子逃避失败、避免经历沮丧和焦虑,刻意剥夺让孩子主动尝试的机会。
这样孩子学不到在挫折中成长的经验,
也可能由于父母总夸奖自己“聪明能干”而害怕失败,
进而害怕尝试做事,
因为一旦失败,他就不“聪明能干”了。
积极的重要经历可以让孩子更加乐观,乐观的孩子也需要从小经历探索、尝试、失败、坚持和克服困难的体验。他们需要父母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教他们如何去社交,如何解决问题。
3以乐观的解释风格准确地批评孩子,也要让孩子学会依据事实反驳爸妈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安全感、爱、热情和关心,但是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要准确地批评孩子,要用乐观的解释风格批评孩子。
也就是说,要就事论事,不夸大孩子的错误,不要批评孩子不可改变的、有普遍影响的品质,要批评孩子具体的、暂时的、可改变的行为。
例如,孩子欺负弟弟之后,爸妈不可以这样批评:“你怎么这么淘气!你是个坏孩子!你从小就这么对待比你弱小的弟弟,长大了还得了?”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本质上很坏,
还无力改变,
会逐渐形成悲观的解释风格,
进而自暴自弃。
爸妈可以这样批评:“你欺负弟弟,我很生气!你一向都是个好哥哥,可你今天对弟弟一点都不友好!”孩子听了这样的批评,会认识到是自己的行为不可接受,而我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与此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对爸妈的批评进行反驳,但要告诉孩子,需要依据事实进行反驳。这样不但能让爸妈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是让孩子练习如何评估自己想法。
最后,我们还需要理解的是,乐观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需要正确的乐观。对于乐观和悲观的利弊,依然有着争议。
Alloy和Abramson的研究发现,有着抑郁症状的人,对于自己实际上有多少控制能力,有着令人惊讶的准确判断,乐观的人,拥有一些积极的幻觉。
因此,当我们教导孩子要乐观时,
我们是在教他认识自己,并对周围的世界
保持好奇,
清楚认识事情发生的原因,
盲目的乐观是空虚的,会被生活所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