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懂太多”是好事吗?英语教育机构执行长吴敏兰的先生在北大念书,有个同学的孩子只有三岁就已经“知识超前”,却因此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的先生在北大念书,同学间常常讨论一些孩子的教养问题,前几天接到一位同学的来信提到:
我对儿子的教育问题有些迷惑,我儿子现在3岁3个月,他比较爱看书,记忆力还可以,认识了许多汉字,简单的幼儿读物都可以自己阅读。数字在10以内的加减法也可以,记了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从现在看他比同龄的孩子在知识方面要超前一些。但由于这种情况造成他在幼儿园上课时对所学内容因为都会,所以不能好好听讲,纪律性不好。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让他练习也坚持不了多久。除了看书和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安静坐下来,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安静坐下来。
幼儿园老师建议让他升到大班,以为这样学习的内容可能会吸引他。对他的教育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多东西并没有刻意去教他,有些知识他自己通过看书学到的。我们现在怕他知道的总比同龄的孩子多,那在上课时就不会好好听讲,无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他也没有什么超长的能力,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是现在比较爱学习,所以我们现在是应该让他别学太多知识了,跟同龄孩子同步,还是要对他进行一些特别教育呀?
***
我相信在大陆这种情形应该不在少数,在台湾也是很普遍的,显示了现代家长对孩子教养的重视与迷惘。
信中提到孩子在学校上课时对于已经会的课程没有兴趣,以致不能好好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相对影响到上课纪律。其实让孩子们对于已经会的事情,要他们再耐心的听老师讲授,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由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知识领域、语言训练、才艺学习并不相同,尤其经过孩子们的性向选择与家长们的引导,都会有机会培养某方面的特长与兴趣。
但我想三岁的年龄,应能在幼儿园的其他课程中获得崭新学习与兴趣才是。孩子课前已经会的课程,应该是有限的。幼儿园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是很多元的,除了知识以外,还会有音乐、律动、体能、语言、团体互动、数学、生活常规等课程。由于课程多元,让每位具有不同特长、兴趣的孩子得以发挥,展现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这就是幼儿园发展多元智慧教育的最终精神。
因此爸爸妈妈们应该留意目前孩子学校的整体课程,是否具备上述的多元精神?老师的引导经验是否足够?更应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孩子的相处情形是否融洽?而孩子在大多数学习的过程中,专注力是否常不容易集中。尤其是注意在家里的情形,因为这是爸妈们最容易观察得到的。
另外也可尝试着带孩子在校外的亲子班上课,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当然这个课程是要孩子有兴趣的课程 。
对于信中所提,幼儿园老师将孩子提早升上大班的建议,我不认为这是解决问题之道。因为小班的孩子与大班的孩子有很大的差异,不仅是生理上,还有心理的发展,在认知上更有绝大的不同。
其实,在我们学校三岁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与小肌肉发展的重要时候,在这个年纪将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起来,对孩子未来的各项学习是很重要的。平日在家就可试着让孩子学习自理能力,穿衣、穿鞋、刷牙、洗脸、吃饭,纵使在执行的过程中孩子无法做得很完整,挫折连连,我们还是要以耐心给他机会去尝试,重复教导。请避免为了节省时间而帮孩子全部做完,失去学习的机会。
为孩子准备玩具时,多挑选可训练孩子建构能力的玩具,例如Lego积木或Lasy积木,这是需要孩子亲自操作组装,可以发挥孩子想象力,训练孩子耐心的绝佳工具。拼图也是训练孩子专注力很好的方式。
另外透过一些户外的球类运动或是参与团体活动,让孩子学习与人合作沟通,相互竞技,这对孩子的学习与人际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孩子喜欢阅读这件事是值得鼓励的,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静下心来把书看完,进而获得知识,这是很难得的,尤其在孩子仅仅三岁三个月的时候,这是很多家长所期盼的。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旁协助而不揠苗助长,还真是一门学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