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会让孩子通过做家务赚取零花钱吗?这种做法到底将养出怎样的孩子?有位妈妈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金钱是通过劳动赚取而不是不劳而获的金钱观,便想出了一个主意:让孩子每天帮忙洗碗、拖地等赚取1块、2块的零花钱。
孩子很积极,直到有一天“出事”了:当时家里来了客人,爸爸想让孩子帮忙倒一杯水给客人,没想到孩子条件反射式的地问:“多少钱?妈妈给还是叔叔(客人)给?”客人瞪大了眼睛觉得不可思议,爸妈很尴尬。到客人要离开时,爸妈让孩子跟客人说再见,孩子抿着嘴硬是不说。到客人离开后,孩子”哼“了一声说:“不给钱,我才不说再见呢!”在那刻,父母感觉到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的做法不对劲。
曾有一段时间,这种让孩子劳动赚钱的所谓的教育法大行其道,很多家长因此在家里让孩子洗起了盘子碟子做起了家务,说这是西方高级的教育理念。事实上这种做法真的为西方所有人接受的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美国知名教师雷夫对孩子做家务赚钱的评价: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看似很好,毕竟资本主义就是这么干的——为劳动支付酬劳。但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即与物质或金钱交换,这种做法却很危险。随后没多久,我在某午餐会上遇见一位来华的英国某企业的女高管Jenny(当年的作者还在某机构当联络官),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对于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的做法,她给了这样的评价:stupid(愚蠢)!她说不仅她自己不会对孩子做这样的事情,连她的母亲也反对这种做法。
那一刻颇感意外。
还没生孩子前,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的做法真的让我推崇至极,曾暗想生完孩子一定要这样教。没想到生完孩子后,并且随着阅历的积累,我不敢动半点让孩子做家务赚钱的念头。因为对大人来说,可能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某种良好习惯;而对孩子来说,他们的目的却从好习惯错位变成了金钱。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除此之外,如果将付出劳动赚取酬劳的市场经济的一套放在了家庭上,我可爱的孩子做家务不是发自内心的为减轻大人的负担,也不是为了孝顺,也不是为了表达爱,而是为了金钱,这种赤裸裸的交易关系能让我眩晕。如果这样教育的话,孩子离变成“白眼狼”也不远了。
因为金钱的力量会减弱,就如同斯金纳的小白鼠实验一样。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小白鼠压杠的实验,他把小白鼠放在了一个特制的箱子里,没多久小白鼠饿得乱窜,无意压中箱子中的杠杆,随即掉出食物。得到食物的小白鼠便频繁地压杠杆。慢慢地,当小白鼠发现每次出来的食物是一样多时,便对压杠杆失去了热情,最后只有在饿了的时候才会去压那个杠杆。所以当你让孩子做家务给的酬劳长久不变,或者当你某天不想再给孩子酬劳,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即使他们可能会在你的压力下继续做,想必也是应付式的。
让孩子劳动赚取零花钱,实际上也是变相的物质奖励。效果跟你让孩子洗袜子,然后奖励一颗糖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为让孩子努力学习而采取物质奖励的措施也起到相似的恶果。
亲戚家有个孩子,高考的那天,其他孩子都进了考场,唯独他一个人跑到网吧去了,准考证还被他扔到了垃圾桶。后来家人心急如焚地找到他,责问他为什么不参加高考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谁让你没答应带我到澳洲旅游”。父母都要气晕了。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原来他经常因为考试成绩好被奖励,到后面发展为每次考试前他主动跟家长提要求。高考前不知听谁说澳洲好玩,便跟家长要求说高考完去澳洲。家长认为去澳洲太贵,并且出国要签证什么的一大推麻烦,便跟孩子说去海南就好。孩子不干了,刚好那段时间大人的工作压力大心情也非常不好,便干脆不理会孩子的无理要求,心想高考是人生大事想必孩子也不敢不参加。没想到孩子就真的不参加了。
当一种良好的行为跟物质奖励挂钩时,一切便变了味道。
心理学家德西也曾经做了一项实验。
他让一班孩子做智力题,第一轮没有任何奖励;第二轮将孩子分成了AB组,A组的孩子被奖励1美金,B组的孩子没被奖励;第三轮时让孩子休息,但有提示说继续做题是他们良好行为的表现。结果A组的大多数孩子放弃了继续做智力题而无所事事地闲逛,而B组的孩子冲劲十足,认真努力地继续做智力题。这就是有名的德西效应。说的是外加报酬即物质奖励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动力即内感报酬。
所以,无论是想让孩子养成某种良好行为,比如爱劳动、诚实勇敢、助人为乐、按时睡觉等,还是鼓励孩子努力争取好成绩,一切想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出发点,都不应该以金钱或物质为诱饵,否则会让孩子对行为的目的产生错位,这也不是我们教育的真实意愿。会让孩子变得斤斤计较,没有报酬不做、没有奖励就没有行动,不仅毁掉孩子对劳动、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更严重的是,你会渐渐发现越来越管不住孩子。因为无论是金钱还是物质,固定数量的效用也渐渐不如从前,直至你变得无能为力。而最好的奖励应该是精神奖励,能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并且内化为孩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成为孩子心灵的发动机。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土豪的故事吧。
这个土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他有非常严重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他对儿子的学习很上心,希望儿子未来能继承他的事业。儿子每次考试得了好成绩,他就会买各种玩具奖励。相反,他对女儿很吝啬,认为口头称赞不花钱,也不指望女儿能学得好,长大了嫁人便是。所以,每次考完试对两个孩子口头称赞后,会借故支开女儿,偷偷给儿子塞玩具。
结果儿子越学越差,女儿却每次名列前茅。他后来听人家说物质奖励有害,他便每次给女儿送玩具,对儿子口头称赞(这当爹的太黑心肠)。但儿子却不吃口头称赞的一套,认为有东西奖励才真实,否则就不学习。而女儿很懂事,认为只有自己有玩具而哥哥没有,这是不公平,拿了老爸的玩具后给了哥哥。土豪知道后暴跳如雷,打了女儿一顿。女儿以为爸爸疼爱自己不该转让玩具,所以更加努力学习来报答爸爸;而儿子以为爸爸因为玩具给了自己而责怪妹妹,从而对爸爸怀恨在心更加不思进取。
所以,为了让孩子努力做某事而进行物质金钱奖励,实施久了就像堤坝决了个口子,小心想挽救也愈发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