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不是孕产期、育儿期总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是不是这些疑问,网上说法不一,却也不知道问谁?是不是挂专家号却永远挂不上?是不是总希望能看到一些专业的专家科普文章呢?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很多小伙伴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妊娠糖尿病又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今天就跟小馨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根据2010至2012年间全国13家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7.5%。
怀孕后第一次检查就应检测血糖,将怀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筛查出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1年开始采用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新标准,一般认为,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服糖后1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服糖后2小时血糖(≥8.5毫摩尔/升)3个时间点中的任何一个高于标准,即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对于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的“糖妈妈”,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一周后血糖仍不达标,就应在合理运动饮食的基础上遵医嘱可口服二甲双胍、使用胰岛素等治疗,以管理好血糖,减少不良妊娠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会随着宝宝的出生而自然恢复正常。但也有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在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生完孩子二十年之内会患上糖尿病。所以还是建议,在今后每两年进行一次糖耐量检查,并且在日常饮食中还是要适当减少摄入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
还需注意的是,温凯辉提醒,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很多生二胎的女性属于高龄产妇。然而,年龄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过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她们当中五到六成会再次患病。应当从孕前开始监测血糖,从孕早期就要注意自身营养和体重,以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1、妊娠糖尿病是什么?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简写成GDM)是指孕前没有糖尿病而在孕期(尤其在孕晚期)出现高血糖水平的状态,即妊娠期首次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妊娠前已存在的糖尿病。
2、临床表现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一般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通常是在孕期筛查中被检出高血糖。如果出现症状,最明显的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却减轻,有时还伴有呕吐。
呕吐反应与妊娠反应不同,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呕吐多为剧吐,严重时甚至引起电解质紊乱。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疲乏,这是由于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利用同时分解过快,体能无法得到充分补充。
同时,由于葡萄糖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血、尿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妊娠期糖尿病也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感染反复发作。
3、影响与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给母亲和孩子带来健康风险,这种风险与不可控的高血糖水平及其后果相关,并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风险增加。
对母亲的影响妊娠期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几率增高,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此外,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及乳腺炎等。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管理,则其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还存在更高的先兆子痫和剖宫产的风险。
对后代的影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而未治疗的母亲,不仅胎儿存在较高的大于胎龄儿(巨大儿)和胎儿生长受限风险,易发生流产和早产。而且其新生儿也存在低血糖,黄疸,高血红细胞(红血球增多),低血钙,低血镁高的风险。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后代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较高。一项大型对照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与出生缺陷有关,并且这往往与孕妇的较高体重指数(≥25 kg/m2)相关。
4、从哪些方面入手?
1.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2.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3.少量多餐,强调睡前加餐,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夜间低血糖
4.高纤维饮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或改善便秘
5.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盐,禁止精制糖的摄入
6.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
小馨寄语: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妈妈其实不需太紧张,只要定时做好血糖监测、控制每天的糖类摄取,并持续观察体重的变化。另外,适度运动能促使血糖稳定,建议以散步的方式进行,若另一半也一起参与运动,能让孕妈妈的身心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