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 > 幼儿教育

绝大多数家长不知道??也许我们每天都给孩子做了“说谎“的榜样

【摘要】“上次你给孩子买的玩具他好喜欢啊,天天都在玩!”“你家小妞越长越水灵了!”“哎哟,你哪里胖了啊?这样正好!”……

“上次你给孩子买的玩具他好喜欢啊,天天都在玩!”“你家小妞越长越水灵了!”“哎哟,你哪里胖了啊?这样正好!”……

回想一下在春节假期里,我们和亲朋好友之间有没说过这种“善意的谎言”?孩子会不会有点儿迷惑呢?我告诉过妈妈阿姨送的玩具我不喜欢啊;妈妈昨天才说阿姨家妹妹没小时候长得可爱了呢;还有,阿姨明明很胖啊,妈妈这么瘦天天照镜子时都闹着要减肥,阿姨怎么是正好呢?

类似这种善意的谎言在成人世界里很常见,似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去丈量自己说话的真实度,也在某个范围之内允许自己去说一些违背事实、感受或意愿的话语。

老美把这种善意的谎言称之为“White Lies”(白色谎言),它不真实,但也没有恶意,常常还是社交的柔化剂。有统计表明,美国人平均每天至少会说一个White Lie,这些谎话可能会让谈话的对方更舒服,能减少冲突,或者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比如迟到的理由总是因为堵车)。总之,这些White Lies会在某种程度上让社交和人际关系更加平滑,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把它们归成“谎话”一类。

也正因为这样,可能大多数家长并没有留意到这类“谎话”对孩子的影响。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曾经专门针对5-7岁孩子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他们发现,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说这类“谎言”的孩子更喜欢,也更容易撒谎。其原因是,在孩子尚未能准确分辨什么是善意什么是恶意的谎言之前,大人们的这种White Lies等于告诉孩子,说谎话是没问题的,你看爸爸妈妈就在说啊。

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撒谎的呢?

当他意识到别人不是一个Mind Reader, 就是无法知道他在想什么的时候。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阶段,通常在3岁左右,心智发育得快的孩子甚至会更早。

这个阶段孩子撒谎的原因主要有,

1) 掩盖那些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事实

2) 获得想要的东西,比如告诉奶奶“妈妈说午饭前可以吃巧克力“;或者拒绝不想要的,比如前一秒都好好的,一要出门上幼儿园马上喊肚子疼。

3) 测试一下对方听到谎言是什么反应

4) 求关注

其中以第一种情况最多,想起曾经看过一个很好玩儿的视频,一位老外小女孩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爸爸问她为啥把地毯墙壁到处都画得乱七八糟,她说是芭比娃娃干的,爸爸问芭比娃娃为啥要乱画呢,小女孩说不知道啊,她都跟芭比娃娃说这样不好,可她还是要画,她说了好多次,芭比就一直画不听她的,视频中的小女孩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委屈样儿,让爸爸都不忍心批评她了。

遇到类似情况,绝大多数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机灵而小激动,但随之而来的肯定就是得考虑怎么教育孩子诚实了。有句话说得很好,”Learning how to lie is part of a child’s development – but so is learning to tell the truth. “(学撒谎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学说真话也是。)

通过爸爸妈妈、老师或者其他大人的教育和引导,孩子渐渐认识到,撒谎是不对的,是不该做的。但一直到6、7岁,很多孩子都还不太能把这种“不对的撒谎“和大人们说的那种White Lies区分开来,我们一方面教孩子诚实很重要,要说真话,而另一方面他却看到爸爸妈妈在撒谎,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混乱的信息。

塔瓦尔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一位著名教育与咨询心理学教授,曾经和她的团队做过一项有关儿童撒谎心理研究的调查项目,她发现,孩子撒谎技能的发展,绝大多数来源于对周围大人撒谎的观察和学习,无论是真撒谎还是善意谎言。

那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只能说真话,是不是很快就会人际关系紧张,众叛亲离了呢?

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来看看说谎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来是为了保护对方,让对方感觉舒服,不受伤害。但再往深处想想,这何尝不是在保护自己,为了维系和对方的友好关系,让对方不对自己失望,生气。只要是谎言,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总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心理影响,因为你要持续这个保护,就肯定需要为了圆这个谎而花费额外的精力和心思。比如本来并不喜欢朋友送的红色围巾,但因为对她撒了慌,为了防止日后被揭穿后的难堪,你的大脑信息库里就得多加这么一条注意信息。谎言越多,这种注意信息和雷区就越多。经常撒谎是会增加我们的焦虑和紧张感的,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抑郁。

其次,善意的谎言可能表面上效果不错,但长期看来,它对人际关系未必有真正的好处。对自己不一定舒服,比如这次到朋友家做客,把自己并不怎么喜欢吃的清蒸鱼表扬得天花乱坠,也许以后每次去人家都会给你准备清蒸鱼;另外给别人的印象也不一定好,毕竟每个人心中的尺度不一样,你认为的善意谎言,在别人眼里可能就已经算是伪善。

《NurtureShock: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中文版本译作:《关键教养报告》)是一本高踞《纽约时报》畅销榜单长达6个月的育儿书,书中作者就谈到,“让孩子听到,甚至鼓励他们使用善意谎言,其实是换了个方式告诉他们,诚实只会带来麻烦和冲突,而善意谎言则是最简单的避免冲突发生的方式。这样孩子会渐渐变得伪善。”

所以,从根本上讲,无论是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还是作为孩子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说谎,无论是恶意还是善意。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到100%有啥说啥,毫不顾及对方感受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比说谎更糟糕。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说真话的委婉度和技巧性,尤其是对那些我们可以相互信任的人。

比如收到朋友送的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的毛衣,不要说“哇,我好喜欢啊,以后打算天天都穿它”,而可以说“噢,摸起来好柔软肯定也很温暖。”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构图混乱的画,我们不能直接打击但也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而可以找些可取之处“嗯,我喜欢你把这里涂成了蓝色。”

……

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它让我们显得更坦然,也会给人留下率真的印象。

前几天请了几家朋友到家里吃团年饭,一般这种聚会的场合孩子们都只顾着玩,几乎没谁能把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吃完。那天有位孩子居然吃得干干净净,我心中暗喜以为自己准备的菜品有多美味他多喜欢,就对他说“Joey,你把菜都吃完了,阿姨真高兴“,本来想着等他表扬一下,结果Joey很诚恳地说”是啊,我今天好饿啊!“ 好吧,虽然和期望有所差别,但是这个回答至少让我对自己的手艺保持冷静清醒,同时也觉得Joey真实可爱^_^

大或小,白或非白,谎言就是谎言。

真实,才能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上走得更平稳更远。

标签: 亲子教育 亲子 教育反思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