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早晨,下意识中做的一件事情,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敲响了警钟。话说,今天早晨,刚起床,准备去洗澡的时候,小鹿就醒了,喊妈妈。我说,“妈妈在。”接着小鹿又想拉着我陪他睡。
今天早晨,下意识中做的一件事情,给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敲响了警钟。话说,今天早晨,刚起床,准备去洗澡的时候,小鹿就醒了,喊妈妈。我说,“妈妈在。”接着小鹿又想拉着我陪他睡。我对他说,“让妈妈去一下卫生间好不好,马上就回来。”小鹿居然回答说“去”。我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巨大的恩赦一般,带着一种欣喜告诉小鹿姥姥,“小鹿让我去”。哎,一种深深的奴性,孩奴的精神就这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鹿还小的时候,都是在养孩子。只要不碰着,不受伤,怎么都行。这是我的养孩子的方法。还好孩子不是我一个人在养。
孩子得教育,当然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是一个问题。
回想我们教育小鹿的历程,是从绘本开始的。1岁5个月的时候,一次给他买了三套绘本。里面有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刷牙、穿衣、问好、交友的规矩和情景。这些书的功能性好强,小孩好喜欢模仿这些绘本里的小人。
现在发现,应用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吃饭的。看来,吃饭问题还是这个阶段的养育重点。
当小鹿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对他说起绘本里的一句话,“吃饭长得高,长得比小猪还高呢”,小伙子就会边端着碗吃喝,边踮起脚尖。还会用这句话来说服。奶奶说,要吃饭了,先别喝酸奶了。小鹿拿起酸奶就跑到了给他量身高的地方,并且立起了脚尖。意思是,喝酸奶长得高。这下把奶奶弄得哭笑不得。只好让他喝了酸奶。
昨天,在他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指着绘本上那个宝宝吃的紫菜包饭,对他说,他吃的就是咱们现在吃的,你要不要吃呀。这才同意吃给他用海苔包的米饭。不过,他要自己包。结果是,弄了一桌子米饭,不过好在他还吃了好几口。
绘本里还有自己收拾玩具。同样,管用了一段时间,只是大人没有坚持让他自己收拾,所以在这方面小鹿也没有坚持。
看到刷牙的绘本之后,小鹿倒是很喜欢去刷牙,漱口,刷上几下,把牙刷在牙刷筒里涮几下,再把水全部倒掉,因为是对着马桶的,所以刷完牙还会把马桶盖给盖上。刷牙的几个程序都有,但在真正刷牙的环节还不会。
因为买的绘本太多了,总是给他挑新的讲,旧的就几乎不讲了。现在回想起来,旧绘本里面的好些生活技能他还不会呢,比如穿衣。
除了绘本、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之外,教育小鹿的最明显行为就是“不要”。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给小鹿立规矩之后,如果还是出现不合规矩的行为,或者是哭闹,最常用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当小鹿大一些,记忆力发展起来了,注意力没那么容易被分散了。往往是分散之后,很快就会再回忆起来。所以,我们对小鹿进行说理。小鹿还是比较讲理的。奶奶说,抱不动了,胳膊好疼呀。小鹿就会让奶奶将他放下。小鹿讲理,得益于他的爸爸从他出生之后,就对着小鹿嘚啵嘚啵说理。
在很多时候,我总会认为给孩子定的规矩太多了。比如说,不能拿洗菜盆玩、不能打开橱柜等等。
在我的观念中,觉得“教他规矩”和“释放孩子的天性”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我也在心中存有疑问,“释放孩子的天性”与“溺爱”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另外,在带着小鹿和小区里其他小孩一起玩的时候,我隐约发现了另一个观点,就是当父母的似乎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不老实”。似乎不听话大人的话,在2岁之前,都会被当作是正面的行为。这样的孩子似乎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外向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充沛的孩子。“你看你们家小鹿多老实呀。看看我们家孩子,这疯的。”语气中明显地带有一种自豪感。
不听话的宝宝会导致父母总是围着孩子团团转。一些事情反复地说,孩子反复地不听,最后以孩子的哭闹,父母的妥协作为结果。
有一次,小鹿想吃彩虹糖。给他拿出了两颗。他吃完之后,又跑去放糖的地方喊我过去给他拿。我觉得彩虹糖比较小,一颗只有药丸一样大,让他再吃两个也无妨。于是又给他取了两颗。没想到他吃完之后,又过去了。给他讲一大堆道理之后,他很听话地没再要吃了。我很得意,以为小鹿是听懂了我说什么了。后来,我发现,实际上他所理会到的意思应该是我不会再让他吃了。
如果不想总是被孩子所牵制,给自己留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一种健康的利己主义生活,那就需要向孩子立规矩。让孩子明白,在你与他的关系中,你具有最终权威。
在立规矩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挑战你的权威,父母需要做的是一旦坚决说“不”,不论他在做什么,都不能再继续。
“如果你希望你的宝宝以后成为一个快乐的宝宝的话,你就需要向他立规矩并且当你说‘不’的时候,不论他做什么,都不能改变你的决定。”
想象一个情景,给孩子立下餐桌的规矩,并让孩子执行了的话,父母将会直接受益。不用每天追着孩子喂饭,不用自己独自一人去吃已经凉透的剩饭。小绅士和小淑女的养成,看来得从小就抓起。
这些的前提都是不要“过度控制。”与设立限制同样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去探索世界。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惹麻烦,问题可能不在于他需要更多的纪律约束,而是因为环境不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