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娃儿的家庭中经常会有这样让你头疼的场景吧?超市里,孩子驻足在玩具柜台前和你软施硬磨:“妈妈,你给我买个这个吧!求求你了,好妈妈!”商场门前,孩子打着滚躺在地上撒泼耍赖:“不行不行,我就要我就要!”
养娃儿的家庭中经常会有这样让你头疼的场景吧?超市里,孩子驻足在玩具柜台前和你软施硬磨:“妈妈,你给我买个这个吧!求求你了,好妈妈!”商场门前,孩子打着滚躺在地上撒泼耍赖:“不行不行,我就要我就要!”游乐场里,孩子拽着你的衣服央求:“妈妈,我还没玩够,我还想玩。”面对孩子的痛哭流涕,骄横耍赖,讨价还价,本没有打算满足他要求的你会怎么做?你是狠心的一口回绝,平心静气的告诉孩子不满足的理由,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
其实熊孩子对于新玩具的期待,丝毫不亚于妈妈们对“双11”的追捧。可熊孩子对玩具往往总是“见一个爱一个”,玩具到手之后玩不了多久就会打入冷宫。这该如何是好?
孩子要买玩具,买还是不买?这绝对不是一个有着标准答案的简单问题!同意他、给他买并不是多难的事,但各种顾虑却忍不住涌上心头,让我们听听妈妈们怎么说:
妈妈有话说:“每次一去超市和商场,熊孩子就想买玩具,太愁人了!”
爸爸妈妈们,你们每次去商场会空手而回吗?如果不是,那么孩子也会从中学到哦!
为什么成年人去商场会买些东西回来是很自然的事,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买买买”的条件反射,由“商场”这个词语可以联想到“买东西”, 这种认知自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经常有的没的买些东西回来。如果孩子耳濡目染,也难免形成这样的认知,那就是:“一逛街我就可以买玩具了!”
我们的建议:可以在出门前想好今天的目的,并且和孩子进行讨论,以当下需要为原则理智购物,以身作则,方得始终哦!
妈妈有话说:“家里相似的玩具一大堆,光小汽车就有几十辆,可孩子还是反复要买,怎么破?”
探究孩子为什么会不断的要新玩具,甚至是相似的玩具,如果简单的总结为孩子是喜新厌旧、无理取闹,那没准就冤枉他们了!其实孩子可能真的只是“傻傻分不清楚”!对家长来说相似的玩具,在孩子眼里却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这和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认知形成有关。
心理学家J.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和概念的形成作了大量研究,并以思维发展为线索,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 4个阶段:
七岁以前,孩子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只能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慢慢的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但缺乏可逆性;
七岁以后,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直至十一二以后,才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咱们用大白话举个例子,对于学龄前孩子:我们认为红的,黄的,绿的玩具车,从性质上看都是车,功能基本都一样,但是在孩子眼里每辆车都是一个不同的物品,问及原因时,他们会找到很多不同的细节之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尚且无法从性质,功能等方面进行认知归类,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会重复的要一类玩具了。
我们的建议: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分类,对于已有的玩具创造新的玩法。家长不要以为把玩具扔给孩子就万事大吉了,你们的参与也很重要哦,只要稍稍用点心,被孩子冷落至一边的旧玩具就可以被重新开发出来,再度吸引孩子。因为玩具本身只是媒介,重要的是玩的方法,怎样玩,和谁玩,还可以怎样玩?在玩的过程中慢慢的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创新和利用现有的资源上,就不会那么执着于新物品本身。
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玩开商店的游戏:
一个当顾客,一个当售货员。角色的分配要采取民主的方法,给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的机会。接下来把所有的玩具都摆出来,同孩子一起整理货架。整理货架是训练孩子从分类中发展疏理思维能力的好机会。要引导孩子把所有的玩具分门别类地放置在设好的货架上:交通工具类、兵器类、娃娃类、炊具类等等。
在“买卖”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不断引导孩子认识颜色、大小、学习归类等。最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换角色重复游戏。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收拾好。
像这样的角色游戏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游戏中既使旧玩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又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想像力等思维能力,还加强了亲子沟通。
妈妈有话说: “孩子被满足得太容易,会不会养成他将来不努力的习惯?”
今天的我们经常会教育孩子说:“不管你想要什么,得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道理本身没错,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大命题可能需要等到青春期后才可以真正领悟。学龄前孩子非黑即白的大脑神经所能理解的信息还非常简单:我行不行?我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当妈妈以“必须一个月表现好才能得到新款乐高积木”来激励孩子时,孩子懂不了那么多,他不会理解为“妈妈在锻炼我努力执著的精神”,而是:“我想要的玩具得不到,我很难过”。
孩子被满足的过程,是一个获得力量感和控制感的过程。正是因为积累了“我想要的东西是可以得到的”感受,孩子未来在追求梦想、实现目标时才更有勇气和信心。
为什么有些成人在足够有能力时,仍然不敢追求梦想,不相信能通过努力实现心中的愿望?就是因为从小积累的潜意识告诉他“我不行”。为什么有的成人一有经济能力,就开启疯狂的“买买买”月光模式,也是源于童年时代的内在匮乏感。这种匮乏的内在体验,让我们不是在追寻这些东西本身,而是对自己可以”抓住”这种体验的重复感受。也就是说,买到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反复体验到“我可以买”。
说到底,过早地讲道理不过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担心、焦虑,而这份担心和焦虑,从根本上是来自于对自己的焦虑。
我们的建议:放下焦虑,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努力的意义。既然“非黑即白”的大脑只能接收“我行不行”的信息,那么就用我们的行动告诉孩子:“你的愿望可以实现!我愿意支持你!”。如果家长有给孩子买玩具的打算和预算,就不要人为的给孩子设门坎或延迟满足,与其最后买了也落个不痛快,还不如开开心心的去和孩子享受这个过程。
妈妈有话说:“如果孩子每说要一个玩具,我都买给他,这根本不现实!”
没错,这不仅不现实,也不符合“玩具满足要求”这件事情的根本涵义。说到底,我们要满足的是孩子的感受,玩具只是其中一种媒介。
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为什么追逐占用和控制?其实这是孩子对家长的“情感敲诈”,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物质需求走向情感需求的升华。
生活中,要在孩子对具体东西的要求上做无限满足是不现实的,但在感受上却有可能实现无限满足。好比你跟老公一起逛街,你看上一个限量款包包,这时你希望老公和你一起流口水说:“哇!真好看啊,将来等我有钱一定要买10 个!”还是:“这有什么好看的,根本不实用!家里已经一堆了!”你也许知道你不需要这个包,但你在意的并不是他是否真的愿意买,而是他是否愿意一起跟你流口水!孩子也是一样,玩具对他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妈妈了解他的感受并愿意尽量满足他的一份爱的表达。
我们的建议:我们在买玩具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其实折射了我们整个对待孩子的态度。玩具买不买只是我们满足孩子愿望的一个缩影,妈妈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具体要求,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需求,以及我们在“跟随孩子需求”这件事情上是否有足够的意识。
也许你是一个不太愿意满足玩具要求的妈妈,但是在给孩子读故事时给了他极大的满足,比如他想什么时候听,你就什么时候读给他听;本来说好读3本,但他耍赖说要加一本,你也痛快答应他;或者在吃零食的问题上、穿衣选择上,你家有着更宽松的规则,让孩子在这件事情上有着较高的满足感。
总结来说,如何购买玩具,不存在标准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错,需要每位家长自己衡量。每个家庭的经济能力和教养方式都不同,看到一个玩具,是不是要买,理由是什么,是否和孩子一起制定购买计划,是否需要给孩子设置玩具基金,都是生活中可以不断尝试的小智慧。如果我们可以去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并给予回应,我们很有信心: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满足,让孩子即使得不到一个玩具时,一样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