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区别有哪些?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很多准妈妈都傻傻分不清楚,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两者的区别吧。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偶有发生于妊娠20周左右者。
胎盘早剥:妊娠晚期突然发生的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
前置胎盘:仅外出血,反复出现,失血征与外出血成正比。
不同的胎盘前置类型所造成的阴道出血时间和发生频率都不同,具体如下:
1、完全性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全部为胎盘组织所覆盖,又称中央型前置胎盘。第一次出血早,通常在怀孕28周;次数多;血量多。情况严重时,一次失血就可能让患者休克。
2、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不超越子宫颈内口。第一次出血晚,通常在怀孕37~40周,或者生产之后,血量较少。
3、部分性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部分为胎盘组织覆盖。出血情况介于完全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之间。
相关文章推荐>>>>>>前置胎盘的分类
胎盘早剥:有内出血,失血征与外出血不成正比。
根据胎盘剥离面的大小和出血量多少可分为:
1、轻型:常见于分娩期,以外出血为主。表现为阴道流暗红色血,量较多,腹痛不明显。贫血程度与出血量成正比。
2、重型:隐性出血为主,见于重度妊高征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腰痛,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符。子宫硬如板状,压痛明显,子宫比妊娠月份大。胎位触摸不清,胎儿多已死亡,胎心音消失。
前置胎盘:子宫软,无压痛,大小与孕周相符。
胎盘早剥: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子宫比妊娠周数大,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增高。
胎盘前置:常见的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
1、产后出血:分娩后由于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较差,附着于此处的胎盘剥离后血窦一时不易缩紧闭合,故常发生产后出血。
2、产褥感染:前置胎盘的胎盘剥离面接近宫颈外口,细菌容易从阴道侵入胎盘剥离面,多数产妇贫血、体质虚弱,容易发生感染。
胎盘早剥:常见的并发症有DIC、产后出血和AFR。
1、DIC与凝血功能障碍: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胎死宫内的患者可能发生DIC与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下、粘膜或注射部位出血,子宫出血不凝或仅有较软的凝血块,有时尚可发生尿血、咯血及呕血等现象。对胎盘早剥患者从入院到产后均应密切观察,结合化验结果,注意DIC的发生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出现,并给予积极防治。
2、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对子宫肌层的影响及发生DIC而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大且严重。必须提高警惕。
3、急性肾功能衰竭(AFR):重型胎盘早剥大多伴有妊高征,在此基础上加上失血过多、休克时间长及DIC等因素,均严重影响肾的血流量,造成双侧肾皮质或肾小管缺血坏死,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前置胎盘治疗要点:制止出血,纠正贫血,防止感染。
1、期待疗法:妊娠37周以前,或者估计胎儿体重<2300g。
2、终止妊娠:反复多量出血或一次大量出血造成出血性休克者。
胎盘早剥治疗要点: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
具体如下:
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取左侧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DIC,做好交叉配血,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
一旦确诊重型胎盘早剥,必须及时终止妊娠。其中以显性出血为主的准妈妈采取阴道分娩,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应采取剖宫产分娩。
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定义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端,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发病发病急,有诱因,常伴妊高症慢,无诱因腹痛剧烈无阴道流血有内出血,失血征与外出血不成正比仅外出血,反复出现,失血征与外出血成正比并发症DIC,产后出血,AFR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宫底升高,大于孕周子宫软,无压痛,大小与孕周相符胎位胎心查不清清楚阴道检查宫口无胎盘组织有胎盘组织B超胎盘后有液性暗区胎盘低于先露部胎盘检查有凝血块压迹无凝血块压迹,胎膜破口与胎盘边缘距离小于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