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要趁早,因为让孩子爱上阅读,关键还是得看父母,看家庭的阅读氛围。前几天有一个妈妈把自己杂乱的阳台整理了一遍,做了一个读书角,还把图片发我了。我觉得挺好,给了书一个家,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空间。
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要趁早,因为让孩子爱上阅读,关键还是得看父母,看家庭的阅读氛围。前几天有一个妈妈把自己杂乱的阳台整理了一遍,做了一个读书角,还把图片发我了。我觉得挺好,给了书一个家,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空间。
接下来就是选书,读书了。
有了重视阅读的意识,非常重要。
我们会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不爱阅读,就知道看电视,玩手机,看书也非漫画不看,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翻。”
可你在抱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问题在自己身上,也知道阅读的价值,可就是做不到。
前几天去一个亲戚家,亲戚很高兴地给我看了他新置办的电视机和电脑,说要感受一下新时代,要互联,要大屏。
他4岁的儿子也拿着一个新pad在沙发上玩的火热。
所以每次他跟我说孩子学习成绩差,要我帮忙推荐培训学校的时候,我总是说多给孩子读点书,培养阅读的习惯。
他每次就是哈哈哈哈。
时间久了我也不说了。
他说现在儿子玩游戏上了瘾,我说孩子还小,等上了中学,还沉溺其中,你就会真的后悔莫及了。
太多的人说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会上瘾。
可是你知道吗?
其实阅读也会上瘾,真的!
在幼年时期,你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就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儿来。
你看那些小婴儿,每天都在观察学习着。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周边的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
有一天,孩子摸到了树枝,摸到了小草,这是大自然。
而孩子也会摸到各种各样的玩具。
当孩子大一点,会看到每个大人都有一个“玩具”——手机。
而且会看一个有趣的“盒子”——电视机。
当父母每天不厌其烦地黏在这两个东西上面,欢笑着,讨论着。
孩子也会好奇,伸手去拿。
当然,父母如果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孩子也会好奇,这是什么呢?
记得儿子快1岁的时候,我每次看书,他就会来抢我的书。
我看手机,就抢我的手机。
后来我跟他在一起就把手机放另外一间房。
有时就顺手拿一本书给他玩,告诉他“宝宝,这是书,爸爸的书。”
有一天,我给他买了几本布书,还有几本洞洞书,递给他一本,告诉他“宝宝,这是你的,是你的书,宝宝书。”
那时候刚刚能听懂我一些话的儿子兴奋地抓着书,丢来丢去。
很少能真正的“阅读”。
但我创造机会,让书找上他,制造他们亲密接触的机会。
我就像一个尽心的“媒人”。
很多妈妈肯定会问,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做“媒”了。
我建议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接触,从卡片开始,从认识最基本的颜色和形状开始,可以把书当做玩具玩。
到了一岁的时候,可以对着书开始讲一些短小的故事了。
当然这个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一般,他们会酷爱重复读一本书,几个星期不变也是可能的。
而且也会特别反感一些经典的书,那是没对上眼,你不要急。
所以有一个妈妈说“看到大家都推荐给孩子读《猜猜我有多爱你》,但是我儿子每次都不看,怎么回事?”
我说那就先放放,等过几个月或者半年再说。
因为儿子刚开始的时候只喜欢《小黑鱼》,我给他买的《我爸爸》,他每次都丢,瞧都不瞧一眼,让我这个爸爸很伤心啊。
可是到了两岁的时候,《我爸爸》成为每天必读的书目。
所以给孩子选书,读书,不要急着否定,说孩子不爱阅读。
也不要急着排除书本,因为孩子只是这个时候不喜欢而已。
慢慢来,坚持就有奇迹发生。
当我们让孩子跟书本接触之后,神奇之门就开启了。
现在儿子阅读是上瘾了。
每天到了睡觉前,一定要抓着我或者妈妈讲几本书。
白天他会自己翻看一些书,看不懂的地方会问我。
肯定有妈妈会说,一个四岁多的孩子,怎么会看得懂书?
当然,一个四岁的孩子看不懂财务报表,也看不懂那些密密麻麻的课本。
可他们看得懂图画,能听懂父母读的故事,并且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看法。
绘本,就是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书。
当孩子阅读上瘾后,父母要做的就不是催孩子读书。
而是给孩子选好的书读。
有时候还会因为自己手头太忙而跟孩子讨价还价,说等10分钟再看。
可孩子非要读完不可。
习惯一旦养成,那就准备积累沉淀。
有一天,会收获满满。
当然,这样的收获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不能有任何强迫的成份,不带目的。
千万千万不要带着功利的目的去给孩子读书。
我们常常说读书的好处,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们并不能为了这些目的而去培养孩子阅读。
阅读本身是一件顺应天性的、美好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却变成了一件违背天性、被逼进行的事情。
让孩子们产生这种感受的根源就是父母的功利心。
很多的父母给孩子阅读,一定要有意义才去做。
有一个词语形容一种人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在阅读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先考虑有没有用?追求最大的效益。
然后呢,孩子就被带进了阅读的牢笼。
说是牢笼一点都不为过。
曾有一个老师跟我说,他班上有一个学生不想上学,说看到书就想吐。
一看到书脑袋里就是他妈妈的念叨。
“今天读了多少字?讲了什么内容?笔记做了吗?
“这本书不要读,没用。”
只能读这本学校推荐的,你说没意思也要读,这是规定。”
这就是“唯经典不看型”父母。
经典当然是好东西,那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真正的经典永不褪色,滋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可很多孩子爱看的,就是一些“没营养”的快餐式读物。
我们现在很多校园流行小说大都是此类的读物。
对于这样的情形,要一分为二的看。
就好像吃东西一样,孩子们喜欢快餐,喜欢街边的小吃。
我们知道这些不健康,但是无法阻挡,只能疏导。
不要一听到孩子说要读漫画就说不。
一听到家长群有人说哪套书不能看,马上就把孩子的书藏起了。
甚至做一些侦探工作。
这样只会让孩子对你越来越反感,想摆脱控制。
因为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读,就不要说它有多差。
孩子的口味也会随着年龄变化,你真的懂么?
能跟上么?能接纳么?
接纳和尊重不是口号,在关于选择的时候,起着关键的作用。
很多孩子就是在父母管控下,阅读的兴趣被一步步被禁锢。
阅读其实是一种非常隐秘的行为。
不需要张扬,也不想有人干涉,静静地读,就是阅读之美。
所以当一位妈妈跟我说,儿子喜欢看漫画和玄幻小说,怎么办?
我会说,那就让他看,并且你们一起看是最好的。
这样你就知道他到底看了什么。
你还能跟孩子好好聊聊里面的情节。
要么就先守望着,不要急于干涉。
要么就参与进去,接纳孩子,一起读。
当孩子也接纳信任你的时候,那就能给孩子推荐一些经典的好书了。
因信任而接纳,而尝试,往往能改变一个孩子。
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什么书都看,那个时候真的是没什么书读。
所以海湾战争的书读,玄幻小说也读,陈忠实的白鹿原也读,当然最爱的是金庸。
那时候我最幸运的就是家里没有人管读书这事,只要我读就行。
进了大学更是天马行空,期刊杂志,小说传记都看。
时至今日,有人问我都看了什么书,我说什么都看呀。
畅销的《人类简史》读,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也读,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简史也读。
以前老婆怀孕的时候还读怀孕宝典呢,所以在阅读这件事上。
你大胆的去读,不要带太多的目的。
当你自己打开了格局,就不会太纠结孩子的选择了。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兴趣是第一步,先打开书再说。
最怕的就是从不摸书,把兴趣投入电子游戏和电视上的孩子。
什么时候孩子才能独立阅读?
这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
首先还是得培养独立的精神开始。
可以从三四岁开始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精神,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当然接触阅读迟的孩子,得根据实际的阅读能力看。
一般坚持了一年的阅读会形成一定的基础。
这个时候就能给孩子讲一遍,然后让孩子自己看一遍,或者看很多遍,随孩子的安排。
刚开始孩子甚至会排斥,会说:我不会看,给我读,给我读。
你得鼓励孩子,说你自己看看图,看懂多少都可以。
不要下一些任务,那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我发现有一种父母,陪孩子共读一本绘本,也要见缝插针地讲道理。
一本24页的书讲几十分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讲道理。
结果作者的用意构思没有了,完美的图文美感没有了。
读完后,孩子既不知道故事是什么,也不知道妈妈讲了哪些道理,全部混淆了。
所以我提倡干干净净地读,偶尔地交流发问。
不要带着说教的目的给孩子读一本书。
只有孩子自己问起的时候,给予解答,而且还要尽快回到故事中来。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而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父母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写阅读计划,阅读心得,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结果孩子不想去读,因为太累。
其实真正爱上阅读的孩子,会为一些打动自己的字词而去记录。
要么记在心里,要么会做一些摘抄。
但自发地摘抄和父母下的任务不可同日而语。
当孩子有了独立的精神。
那就等能力的提升。
在孩子的识字量不高的时候,总是会依赖父母朗读的。
而更多的孩子只是喜欢父母朗读的感觉,亲近而温暖。
还有的孩子,是因为喜欢听故事,所以上了瘾。
父母就要选择性地给孩子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桥梁书——帮助孩子从绘本过渡到独立阅读的书。
这类图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结合,比例有时是1:1的样子。
孩子通过图来理解情节,通过文字来阅读情节。
等着孩子慢慢走上独立阅读。
不要急着把孩子推开,他们也许早就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只是还喜欢你讲故事的感觉。
那就多坚持一年,没关系啊,你可以找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给孩子讲。
一般到了八九岁,孩子就会要求独立了。
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并且帮助孩子培养起对应的阅读能力。
这样当孩子腾空而起的时候。
才能如同北海的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写《巨流河》的齐邦媛先生说:“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倚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我还盼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悲悯的胸怀。”
让孩子从幼年开始,喜欢上读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