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小孩、当妈妈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改变自己的社交模式。以前我是个多作的人啊,选择朋友非常挑剔,用老公嫌恶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你怎么谁都看不上啊?”
生小孩、当妈妈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改变自己的社交模式。以前我是个多作的人啊,选择朋友非常挑剔,用老公嫌恶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看不上,那个看不上,你怎么谁都看不上啊?”怀孕以后,我忽然意识到,在今后的很多年里,我生活的重心都会是喂奶、小儿疾病、营养、发育、去哪儿玩、选早教、买童装、买玩具、选幼儿园……这一切和孩子有关、而我又彻底没经验的命题。
我只好下定决心,要从一个任性自我的“文艺青年”变成一个热心随和的“孩儿他妈”。要学习别人的经验,也要以身作则的影响孩子。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儿子终于长成了一个开朗、阳光、自我治愈能力很强的小肉包,虽然不完美,但我还是很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养育心路——用《养育男孩》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你不可能既抚养好孩子,又做一个隐士。”
我和我儿子的成长史——
0~1岁 :理解陌生人的存在、观察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联系。
初为人母,四处扎堆儿。
2015年3月中旬,我生完孩子,从医院回家,没过几天就有儿科医生上门来为新生儿做检查。这位医生还建议我说,你可以加入附近社区的妈妈小组哦,这对你和孩子都有很多好处。
除了参加妈妈小组,从宝宝四个月开始,每周我都会带他去图书馆,参加社区的唱儿歌活动;六个月开始,每周末会去参加亲子游泳课;八个月开始,还加入了一个蒙特梭利的游戏小组。总得说来,每周三次固定早教活动,偶尔约朋友的孩子家庭聚会。
我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认识同龄孩子的妈妈,交流养育孩子的种种问题。也为了孩子见到其他的小婴儿,即使没有交流,他也明显会更开心。
作为新手妈妈,很容易因为小小的养育难题就让自己情绪很崩溃。比如我儿子在出生第二个月的时候,把头睡扁了。我有一阵很焦虑,除了宝宝醒着的时候帮助他多趴着玩、为他排队看理疗师、从日本海淘定型头枕,甚至晚上也不停地去帮平躺着睡的宝宝侧扭脑袋……直到我见到别的中国妈妈,看见偏头扁头更严重的小孩,才意识到亚裔孩子想睡出一个浑圆的头型就是很困难,不必追求完美。
从新生儿到会爬,孩子不需要锻炼独处,他/她需要妈妈的及时回应。
对于宝宝来说,在一岁之前,他没有太强的自我意识,很多时候还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虽然偶尔会看几眼周围出现的同龄人,甚至会伸手摸一摸,但是对宝宝来说,唯一重要的只有妈妈。但这时候母婴社交对宝宝的意义仍然很重大——他/她会通过观察爸爸妈妈和别人的交往模式而学习。
在一岁以前,孩子通过和父母有足够多的互动来获得原始的安全感,然后还要不断地亲眼看到爸爸妈妈交朋友的过程,才能在处理和陌生人的关系时不会过分恐惧和抗拒。“理解陌生人的存在、观察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联系”,就是这个阶段的社交重点。
这个阶段父母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社交需求,为以后的养育埋下隐患。
比如我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在孩子三岁之前都极少带孩子出门。自己忙着工作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在围栏里打发,几个月大的宝宝在清醒时总是无法得到妈妈的及时回应,慢慢就学会了自己玩玩具。朋友很欣慰:“才八个月大,就能自己玩40分钟了。”这个孩子在一岁半就拥有了自己的iPad,两岁开始能玩简单的游戏。可是到孩子三岁的时候,还是不会说话,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每天要歇斯底里哭好几个小时。送去幼儿园后很久都不和别的孩子交流,一度被怀疑为自闭症。后期通过很长时间的干预,才终于恢复了正常。
1~1岁半:喜欢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已经有了对同伴性格的偏好,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各玩各的。
育儿亦育己,妈妈在交朋友这件事上也可以再进步
1岁以后,我自己从不停地和陌生人聊天,到处认识新妈妈,到慢慢有了固定的“妈妈朋友”,儿子的玩伴,有几个已经逐渐固定下来。
还是有选择的过程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妈妈朋友组织公园烧烤,有个不认识的家庭,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姐姐三岁,弟弟一岁,还有爷爷奶奶,全都来了。两个孩子一起坐一辆双座的婴儿车,中途姐姐要求喝果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点燃了父亲的怒火,这位年轻的爸爸冲过去朝着婴儿车侧面使劲大踹了好几脚,还伴随着吼骂,吓得姐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弟弟在一旁茫然四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看呆了。后来凡是有这家人参与的聚会,我都没有再参加。因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他能在一个单纯、稳定、美好的社交环境里探索。
我会避免接触中医粉儿之类育儿观念差异太大的妈妈。不过对于与自己兴趣爱好、经济水平、职业背景等差异较大的妈妈,我会很努力的求同存异交朋友。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论和非常有钱的妈妈相处,还是和那种母语是英语或者别的语言的妈妈相处,一开始都是非常不自在的。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很难,但是一旦努力去做了,对照完全不一样的人,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家庭养育的局限性 。
因为孩子性格内向所以没朋友?不要乱甩锅。
对于婴幼儿的社交,有人说:“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外向,这么小交什么朋友,没关系!”拜托,内向和外向的孩子都需要朋友,不要乱甩锅。
婴儿期和大量同龄孩子接触下来,大概从一岁半起,我发现儿子会更喜欢那种脸上总挂着笑容、性格被动又脾气温柔(内向型)的孩子。一般来说,吸引是相互的,慢慢地就会和对方家长约着多见面,让孩子进一步互相认识、越来越熟悉。
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只是交朋友的方式不同。我儿子和大部分同龄人都能一起玩,但是对于自己很喜欢的,会主动过去打招呼,甚至会凑过去主动嘿嘿嘿笑(表达的很明显)。但内向的孩子可能会慢慢地观察,直到发现投机的人,再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和对方接触,比如在冲突时格外忍让,或者通过肢体接触等细心的小动作,建立友谊。
如果孩子超过两岁,只愿意自己玩或者和妈妈玩,对同龄人没兴趣,并不是说孩子内向,而是孩子需要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相处。
还是和陌生人说话吧,所有的友谊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呀!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共性,一岁半的时候,在公交车或者其他公共场合,我儿子开始对“年轻漂亮的阿姨”有了迷之兴趣。有时候会一路都盯着看,甚至发出咯咯的笑声。我,很,尴,尬。
但是,我还是选择了主动搭讪,一般会说:“对不起啊,他一直这么盯着你看。他最近很喜欢漂亮的姐姐,我也很不好意思。”有的人会笑笑不说话,有的人会客气地夸几句孩子真可爱,也有的人真的喜欢孩子,对他做鬼脸或者和他击掌。但无论如何,一开始我不会强迫孩子把头扭开(时间太长的话会找别的事情转移他注意力),不会粗暴打断他观察陌生人,我希望他先了解“陌生是善意的”、“世界是有趣的”。
昨天在微博看见一个故事很有感触,说的是两个小孩儿差点被绑架,但是他们牢记妈妈说的话:“如果一个成年人需要帮助,他去会找成年人而不是孩子。”这个妈妈的智慧之处在于,她认为,与其让孩子把所有的陌生人和危险画上等号,不如教他们分辨什么样的人才是安全的。这让我想起之前回国时,发现游乐场有些孩子对所有陌生人都充满敌意,别说礼貌了,小小的孩子脸上只剩戾气。也许这样能增加点他/她的安全系数,但是长远来看,对孩子的社交发展并无益处。
1岁半~2岁半:语言爆发期,开始有“好朋友”的意识,也是社交问题引导的关键期。
如何与大孩子交朋友?
一岁半以后,儿子的词汇量终于从“爸爸”、“妈妈”、“bye-bye”、“neinei”开始有了较快速的增长。从说“No”开始,孩子逐渐有了明显的个人喜好和意见。
普遍来说,孩子最开始喜欢的小朋友,都比自己年龄大。比如两岁的孩子,会特别喜欢和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玩。有一次我带着快两岁的儿子在家门口玩,对面街的邻居看见了,立刻回家把他四岁的孩子带出来,主动来做自我介绍。因为澳洲地广人稀,家家户户都是几百平米地的独栋建筑,一条短街的居民还没有国内楼房一个单元住的人多,所以在附近遇到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真是弥足珍贵。
这个四岁男孩的爸爸是澳洲人,妈妈是日本人。后来渐渐熟络起来,我发现,附近几条街区的孩子,从两岁到13岁,都是这个4岁男孩的好朋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一般来说小孩子喜欢追着大孩子玩,可是大孩子对小孩子的兴趣并不大呀?
有一天晚饭后,我带着儿子去附近的公园玩,刚好那天天气很好,附近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来了,我发现,这个4岁小男孩的爸爸,他认识并熟悉附近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50岁+的成年人,他能非常自如的加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游戏中,和大家玩得很疯也很融洽。
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这个爸爸从来、从来都不说:“你去和他玩啊!你去啊!”而是自己由衷地发现好玩的事情,引领着孩子一起感兴趣。他的儿子是一个很安静、很腼腆、很温柔的小朋友,但是,他在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能清楚、得体地回应对方提出的问题,和他的爸爸一样,随时保持笑容。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孩子的社交模式,总是拷贝他所观察到的父母的模式。
之后这个四岁的男孩每次来我们家,我都会积极地加入儿子和他的游戏中,扮演陪玩的角色。跟随这个小哥哥,我儿子学会了说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完整句子:“Where are you?”也学会了在追逐的时候,说:“Ready,steady,go!”语言、运动、协作等各方面进步神速。
也是从这里开始,我儿子对其他总见面的孩子,慢慢有了“好朋友”的意识。
争抢玩具如何解决?“分享”该怎么教?
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了很多社交型词汇,其中用的最频繁的一个词就是:“mine(我的!)”,在发生争抢时,一定会用到。
我和幼儿园的老师聊过“抢玩具”这个话题,老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刚刚有物权意识,说‘分享’他们是无法明白的,再强调也没有意义。在这个时候,规则很重要,谁先拿到玩具,就该谁玩,玩一段时间(比如5分钟),就换下一个人。”
在家庭聚会的时候,我也会避免强迫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一旦争抢发生,如果发生在我们家,我会尽量找出两个相似的玩具;如果发生在别人家,如果别人的家长能提供另一个玩具最好,如果不能,我会把孩子抱走,告诉他,这是别人家,这个玩具不属于他。努力地强化“不是所有东西都属于你”这个物权概念。
记得有一个同龄的男孩来我们家,无论玩什么,他妈妈都会干涉孩子说:“来来来,你们一起玩,一起分享。”然后鸡飞狗跳,两个孩子争抢了很多次。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能协作玩玩具的还比较少,尤其是小型玩具(比如一辆玩具车),“分享”是一件不能强迫的事情,至少要先等孩子明白“物权”、“先来后到”的概念后,才能强调分享。
而父母在这个阶段的监管力度,应该是时时刻刻盯着孩子的动向,像一个监控摄像头一样,一直在,及时对孩子情绪有回应,并帮助孩子给出解决方案。如果此时家长总是在玩手机,或者在聊天,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如果他用暴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被别人的暴力征服,不得已放弃了自己手里的玩具,那么他的心里可能会渐渐生出思维定势:事情就是这样的,以后也要照这个方式继续下去,丛林意识启蒙,霸凌和被霸凌,就此发芽。
好朋友的正面影响
我个人并不认为频繁地带孩子“见到”别的陌生孩子,就算是有效社交。比如说如果是爷爷奶奶完全承担带孩子的责任,他们可能只能负责定时定点把孩子送去公园或早教机构,但是很难要求他们深入和别的家长结下友谊,去观察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家长没有进一步接触的意识,那么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不可能靠自己结下更深一步的友谊。(对于平时要工作的爸爸妈妈来说,利用非工作时间带孩子定期约固定的小朋友见面,很重要。)
我儿子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一个比他大6个月的小男孩。从我儿子5个月还无法独坐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一起上早教、一起去图书馆了,在一起相处地非常融洽。两个人很早就开始有互动,等都会走路以后,常常用莫名其妙的方式互相逗笑停不下来。等到我儿子20个月左右,两个人只要见面,大部分时间都愿意在一起玩相同的东西(比如一起骑车、一起观察小动物、一起玩水……),偶尔也会发生推搡、争抢的小矛盾,但是几乎不用大人介入,都不会哭,矛盾能一闪而过。
有时候看见他们俩在一起玩得特别好、黏糊在一起特别高兴的状态,我会非常感动甚至会眼泛泪花(好夸张,但是是真的)。他们俩性格相反,脾性相似。相同点是笑点都很低、情绪很阳光、脾气很好,不同点是我儿子外向活泼、情绪鲜明、爱表达,那个孩子温柔内向、慢热温和、更稳妥。两个孩子几乎完全拷贝了我和那位妈妈的特性和交友模式。
除了性格,我认为对孩子来说,“互相熟悉”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虽然普遍来说两岁开始孩子才有交朋友的意识,但是两岁前,就算不会说话、无法表达的孩子,也是有记忆、有喜好的。稳定、熟悉的朋友关系,会给他们带来自在、安全的感觉。也是从和同龄的好朋友(自己喜欢的同龄人)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一点点学会分享、忍让、互相付出。
就像大人一样,孩子都是从结交第一个好朋友开始,慢慢地学会与他人自在相处。
结语: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不相同,但是作为家长,绝对有义务引导孩子如何与陌生人结交友谊。无论一个孩子营养多好、长得多漂亮、个体才能多优异……他/她都终将走向社会,变成社会的一份子。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都是孩子终生无法绕过的课题。
友谊(社交)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又是一件由无数细节组成的重要的事。成长的路,不要一个人独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