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 > 幼儿教育

家长是否有溺爱小孩?

【摘要】一天我小孩在公园玩耍时不小心跌下来,因脸部朝下所以一直流鼻血,孩子本能的狂哭猛喊痛,但是身旁的奶奶及爸爸一直说:“不许哭!男孩子要勇敢!”我先生甚至在这过程中,因为生气孩子一直哭、不够冷静,而打了孩子。

一天我小孩在公园玩耍时不小心跌下来,因脸部朝下所以一直流鼻血,孩子本能的狂哭猛喊痛,但是身旁的奶奶及爸爸一直说:“不许哭!男孩子要勇敢!”我先生甚至在这过程中,因为生气孩子一直哭、不够冷静,而打了孩子。

而身为母亲的我希望他能接受到关爱,就安抚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痛,但是要忍耐。”后来发现孩子跌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吐血出来,坐救护车去医院。当下我才真的感受到,孩子哭闹是本能的在表示他的不舒服,也觉得严厉的要孩子忍耐有点残忍。

在这过程中,我的确有需要检讨的地方,比方说孩子吐血的那一刻我不够镇定,慌张的情绪可能让孩子更害怕;我需改进的是态度要冷静,但态度冷静不是要求孩子不许哭。然而孩子的奶奶却认为,我的反应就是溺爱他。请问身为母亲的我在这事件中,真的是如同奶奶所说的“溺爱孩子”吗?我该如何跟孩子的爸爸及奶奶沟通呢?

凯旋医院临床心理师杨顺兴回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不少痛苦。也许是生理的,例如生病或受伤;也可能是心理的,例如玩具不见了、被朋友排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观念不同的父母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严格的父母会说:“这个没什么,要坚强。”慈爱的父母则是同理倾听,关心孩子的感受。

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有道理,但是走得太极端,也都会带来问题。有些父母太过焦虑,当孩子遭遇轻微的困难(例如:积木倒了),父母也细心安慰,深怕孩子无法忍受挫折。这反而让孩子变得更敏感,遇到各种小事都要哭。相反的,有些父母太过强悍,不管孩子遭遇多大挫折,都要求孩子坚强。孩子变得情绪压抑,常感觉无助。

到底该怎么办?合理的做法当然是,当孩子强烈不舒服的时候,应该要安慰关心;当他只是轻微不舒服,应该要求他忍耐。这么做,孩子不会动不动就哭,也不会觉得被忽略。例如:孩子跌倒了,情况轻微,当然是用中性的声音叫孩子:“没关系,自己爬起来。”但如果孩子撞得很痛,或者流血了,当然要表示慈爱,安慰他,帮他处理伤口(注:在您提问所描述的情境,“表现慈爱”是正确的)。

关于慈爱,有一个重要观念要提醒:“孩子哭闹”是一种本能行为,很多孩子都会夸大内心的痛苦,藉此得到父母的关心(注:如果想了解深入的论述,可参考《自私的基因》一书),因此不要认为孩子在哭,一定是代表他很“痛苦”。父母要判断:哪些事情哭是合理的,应该要安慰;哪些事情哭是不必要的,应该要斥责。如果无法判断,应该观察其他父母的做法。通常大家不会安慰的事情,孩子在大哭,父母该做的是斥责,不是安慰。

在临床上,笔者常看到“慈爱”带来问题,就是孩子脆弱自私,无法适应社会;但偶尔笔者也会看到“严格”带来问题,就是孩子忧郁悲观,甚或严重时,提早结束生命。显然,“对孩子的关心”跟许多事物一样,太多或太少都不好。

标签: 溺爱孩子 亲子教育 教育反思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