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龄妇女越来越多,因为经济的发展生儿育女反而推后了,社会中的女性结婚年龄越来越晚、妈妈生育年龄逐年下降,也就越来越常听到“高危险妊娠”这个名词,究竟高危险妊娠的定义是什么,孕期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如果医师告知有高危险妊娠的状况,又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高危险妊娠?
“高危险妊娠”的定义,简单而言是指在怀孕过程中,母体或胎儿有潜在性的危险,可能会导致胎儿异常或死亡,或影响母体的健康或生命安全,约有10%的孕妈妈会发生高危险妊娠。而导致高危险妊娠发生的因素非常多,医学上,目前主要将高危险妊娠的种类分成母体、胎儿和羊水胎盘三方面:
母体:
怀孕期间所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等常见的疾病,除此之外,妈妈本来就患有的“内科疾病”,像是红斑性狼疮、心脏、甲状腺、肾脏、肝脏、气喘、癫痫、血小板病变等,或是子宫曾经动过手术,如前胎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流产手术、胎盘引产等,怀孕时曾合并感染疾病,如梅毒、菜花、艾滋病等,以及孕妈妈的年纪过小或过大,也就是年龄小于16岁或大于40岁,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胎儿:
早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迟滞、胎儿窘迫、胎位不正、妊娠过期(妊娠超过40周)、胎儿未足月(37周)破水、多胞胎、染色体异常。
羊水胎盘: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过多或过少、胎盘植入。
哪些孕妈妈属于高危险群?
了解高危险妊娠的风险来源后,很快就归列出哪些孕妈妈可能是属于高危险群,必须特别当心:
1. 高龄产妇
孕妈妈年龄越大,发生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及胎儿异常发展的概率也就愈大,因此,超过34岁的孕妈妈要特别注意。
2. 孕期体重异常
肥胖或过重的孕妇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体重过轻的孕妇,胎儿则容易成长迟缓。
3. 孕妇本身就患有的疾病
怀孕前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红斑性狼疮、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本身患有子宫先天性异常等疾病,怀孕后仍需要用药控制病情。
4. 家族病史或畸形
孕妈妈有严重家族遗传性疾病,或曾生下智能不足或缺陷儿的经历。
5. 曾经早产、流产或动过子宫手术
流产、早产、死产或曾经动过子宫手术。
6. 前一胎曾有高危险妊娠
曾有过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或者产后大出血等,或是曾罹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这一胎有高危险妊娠的概率会较一般孕妇来得高。
7. 常见的高危险妊娠与相对症状
目前最常见的高危险妊娠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等,若无法稳定控制病情,都可能严重影响母体及胎儿安全!
妊娠糖尿病
●定义:怀孕时受到激素影响才罹患的糖尿病,也就是怀孕期间的血糖值超出正常值,通常生产完,糖尿病症状就会消失,不过约有10%的产妇可能造成终身的血糖异常。
●筛检方法:怀孕24~28周时,到医院进行口服50克葡萄糖水负荷试验,喝下糖水1小时后抽血,血糖若超过140mg/dl以上者为阳性反应,需要安排更进一步的100克空腹耐糖试验,抽4次血验血糖,数值中若有两项以上的数值偏高,则代表患有妊娠糖尿病;现在妈咪也可选择只做1次性的75克空腹葡萄糖水试验,抽3次血验血糖,若有一次以上的数值偏高,则代表患有妊娠糖尿病。
●好发族群:高龄产妇、家族成员有糖尿病史、BMI值大于30、产检尿糖或血糖值异常、肥胖或体重过重的孕妈妈、生产过巨婴的妈咪。
●危机:在母体的部分,容易造成羊水过多或过少,而在胎儿的部分,由于母血和脐带是相通的,因此胎儿也处于高血糖状态,胎儿的因应措施就是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消耗母体来的高血糖,帮助运转各器官的功能,所以胎儿可能会有先天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合并症,此外,当孕妇本身血糖控制不佳,会使胎儿过度成长而成为巨婴,造成妈咪可能有肩难产的情况。
●治疗方法:控制热量的摄取,尤其必须降低淀粉类和甜食的摄取量。其次,适量的运动对血糖控制也有帮助。经过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妊娠糖尿病的妈咪,血糖控制大多能达到理想的范围(空腹血糖值:80~105mg/dl,饭后两小时血糖值:100~120mg/dl),少数妊娠糖尿病的妈咪,若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好,就必须给予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高危险妊娠的诊断方式
评估高危险妊娠的方法,包括怀孕前的个人疾病史和手术史、家族疾病史;怀孕时母体与胎儿的生理情形,是否有并发症、孕期感染、怀孕年龄、怀胎数等;了解生产时的情况,例如急产、产程迟滞、胎儿窘迫、脐带脱垂、生产周数、胎位等,每一种状况对胎儿与母体的潜在风险影响程度不一,因此,孕妈妈必须与医师配合,通过完整的产前检查、孕期护理来降低各种风险。
妊娠高血压
●定义:是指因为怀孕引起的高血压症状,这类孕妇大部分是在怀孕20周后才发生,怀孕中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这是怀孕中最常见的高危险妊娠病症之一,约有7%的孕妈妈会发生妊娠高血压。
●四大类型:
1. 妊娠引起的高血压:此类型孕妈妈的高血压症状不太严重,大多也无蛋白尿、水肿,在怀孕中后期有血压发生,但生产后大部分即会改善痊愈。这类型妈咪在怀孕过程,甚至产后也容易有母体或胎儿的并发症。
2. 慢性高血压: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即有高血压,而生产后高血压也不会痊愈,通常会有持续血压高的情形,需要以药物控制。
3. 子痫前症或子痫症:妈咪除了高血压外,还合并了蛋白尿、水肿,称为子痫前症,又叫“妊娠毒血症”,若合并痉挛或抽筋症状,则称为子痫症。
4.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症:原本怀孕前就有高血压,在怀孕后血压更高,并有蛋白尿或水肿的现象,根据统计,慢性高血压的病人怀孕,有20%会产生这种现象。
●好发族群
常见的有初产妇、曾发生过妊娠高血压、多胞胎、葡萄胎或孕妇本身已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红斑性狼疮等等。
●筛检方法
若是收缩血压≧140mmHg,舒张血压≧90mmHg,就称为高血压。准妈咪例行产检的时候,除了每次都会量血压之外,医生还会测量尿液中的尿蛋白,评估身体水肿的情况,若孕妈妈血压过高,尿液中又含蛋白大于1+或24小时累积超过0.3克,通常即患有子痫前症。
●常见症状
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颈部僵硬、小便量减少、体重过度增加(每周增加4~5千克)、上腹部疼痛。
●风险与并发症
可能造成肝功能异常、血小板数目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造成孕妇或胎儿死亡,需紧急进行剖宫产手术,取出胎儿。另外,严重的情况会使眼内压上升造成“视网膜剥离”,除此之外,还会有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而产生头痛、痉挛等症状。“持续性头痛”的部位通常是在前额及枕骨处,主要是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现象。
●治疗方法
孕妇自行监测血压是必要的,可每天早晚各量一次并做记录,也要特别注意胎动情况。每1~2周做一次产检,有异常就应提早就诊。症状严重时,医师会视病情给予控制血压的药物,对于严重需住院且合并子痫前症的孕妇,医师除了给予口服降低血压药物外,也会给予硫酸镁以预防痉挛的发生。
妊娠毒血症的因应对策
孕妇怀孕过程充满风险,其中怀孕期间可能出现血压上升问题,这种妊娠高血压会合并蛋白尿、水肿等现象,也就是妊娠毒血症,是导致孕妇合并症或胎儿死亡的最大原因。因此,孕妈妈必须特别注意,提供以下几个方法参考:
1. 掌握怀孕初期检查
虽然出现症状的时间点多在怀孕后期,不过可以及早预防,有些医师在第一孕期会检测胎盘生长激素(PlGF)、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测量子宫动脉阻力,可成为预测是否产生妊娠高血压或早期子痫前症的指标,能让高危险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2. 定期产前检查
每一次的产前检查都会测量血压及检查尿蛋白,可提早发现有无妊娠毒血症的情形。如果发现有轻微的症状,需在家多休息,并以降血压药物控制血压,并定期回门诊追踪治疗。如果是严重情形,就要住院治疗与密集观察,并且按医师指示回诊,以评估胎盘功能及胎儿成长情况,平时更要注意胎动。
3. 注意饮食和营养
在饮食方面,要特别留意盐分的控制,因为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影响血压最主要的就是“钠”,建议怀孕妈妈采取少盐饮食,避免吃含钠量高的食物,如腌制品、罐头等加工食品。此外,维持高蛋白的饮食是很重要的,每天80~90克的蛋白质摄取,可补充尿液中流失的蛋白质,减少水肿的发生。加强妊娠中后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钙质、维生素C、维生素E及叶酸的补充,对于预防妊娠毒血症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母体若营养不均或严重贫血,更有可能影响胎儿与母亲的健康。
4. 观察并详细记录
准妈咪要特别观察有无水肿情形,通常在怀孕中末期会有足部的水肿,但是妊娠毒血症的水肿通常会有突发性的全身水肿。除外,自己监测血压也很重要,建议每天早、晚各量一次并详细记录,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
5. 重视诱发因素
先了解孕妇的家族病史,是否曾经罹患过娠妊娠毒血症,若有这种情况,应多留意,并在产检时告知妇产科医师。
6. 控制体重并适量运动
当体重增加越多,对血压的影响也就越大,所以即使在怀孕期也要多留意体重增加的速度。建议在整个怀孕期间应避免过于肥胖,原则上怀孕期的总体重以增加10~15千克为原则;此外,平时维持规律适当的运动,并保持愉快心情,都有助于预防妊娠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