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乃爸在微博po出甜馨早起包饺子的照片,引发一场对孩子做家务的思考。怎样让宝宝勤快起来?从小培养宝宝做家务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连甜馨都早起包饺子了……
前阵子,乃爸在微博po出甜馨早起包饺子的照片,引发一场对孩子做家务的思考。怎样让宝宝勤快起来?从小培养宝宝做家务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做家务也是一种“培训”“我家宝宝5岁就能用英语对话”“4岁已经能独立阅读故事书了”“小学一年级准备考钢琴八级”……
琴棋书画语数外诗词歌赋,似乎一直都是家长们乐于拿来“炫耀”的资本,在起跑线上就开始“鸡血”各种启蒙,不忘再加上一条情商培养,似乎就面面俱到了?然而,却唯独忽略了对孩子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毕竟,幼升小甚至以后的高考,怎么都不会考到家务技能吧?
但其实,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的能力比任何成绩都来得更重要,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主要目的绝对不是为父母分忧解劳。很多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家务能力是出于一种功利心——因为它并不用考试,也没有成绩,然而家务能力不但会影响一个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到未来的成就。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不爱做家务的孩子:
●长大后的失业率高出15倍
●犯罪率高10倍
●平均收入要低20%
●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高
所以,家长们完全可以把引导孩子做家务当成一种特殊的“培训”,其意义在于:
1、参与家务劳动的学习和练习是一种动手锻炼,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手眼协调、模仿能力;
2、孩子在学习和摸索家务劳动的过程中,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锻炼,比如,做饭就像做实验,整个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考的过程。
3、孩子能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从中获得的自我效能感绝对不亚于背出一首唐诗,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
4、擅长做家务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同理心,与人交往中会有更多的“共情”能力,并且也更会照顾人。
如果孩子不爱做家务,父母如何引导?不同于成人对于家务的认知,在小宝宝的眼里,家务就像是游戏,能正确地get到做家务技能并获得家长的认可,简直就像打怪通关一样有趣。所以在孩子接触家务劳动之初,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正确引导,主要在于两方面:
1、别轻易打击。小宝宝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只要家长给ta机会去尝试,ta就能从中获得乐趣,并乐此不疲地尝试。这个过程中,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是在“添乱”,不仅做不好,还增添了收拾的麻烦,所以会阻止孩子尝试自己动手,其实这是在剥夺他们获取自理生活的能力。家长要给孩子不断“试错”的机会,只有不断尝试,孩子才能获得自理和家务的能力。
2、别胡乱诱导。有些家长会用给孩子酬劳来诱导ta做家务,“洗碗5元”“拖地板10元”……额外的或过重的家务劳动可以适当给予一些金钱激励,日常的家务最好不要与物质金钱奖励挂钩,因为你要让ta明白,家务是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个过程中,注重的是合理的引导而非金钱的诱导,否则以后一旦不给于“强化物”,孩子做家务的行为会消退。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耐心的陪伴和言语鼓励其实是最好的“强化物”。
3、设计计划表。孩子对家务其实也有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比如ta更喜欢做整理,近期想学烧一个简单的菜等,那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商量,一同制定家务工作的计划表,当孩子学会或完成其中一项的时候,可以在计划表上打勾或划去,这样每一次的进步或成就都是直观可见的,能让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帮倒忙”,怎么办?“小孩子做什么感觉都是越帮越忙,每次都要我返工,还不如我一手一脚把事情做了呢。”这几乎是所有乐于为孩子“代劳”的妈妈们一致的想法,这类妈妈往往自己很勤快,性子急,当看到孩子笨手笨脚地尝试做家务,性子急又勤快的妈妈总是会忍不住抢过来说“还是我来吧”。
其实“懒”妈妈才能养出勤快的孩子。比如,我就是这样一个“懒”妈妈,在我家乐姐在3岁的时候,无论她玩具摊得有多凌乱,玩好之后必须自己整理好;在上幼儿园之前,她几乎也学会了自己穿袜子、鞋子,晾开的衣服收回来后,她要自己叠好,无论我多么赶时间,我也不会催促她或是为她代劳。
拿整理她自己的玩具架为例,一般来说,我会用一种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去激励她不断尝试“这几本不太看的书,我们是否放到最上面去比较好”“故事书和杂志分开放,放完我们数一数收齐了多少本杂志吧”……
所以,这其中的“懒”并不是不管不问,而是给予足够的耐心去让孩子尝试,不插手代劳,但全程陪伴,并且家长要在这个过程中陪孩子一起挖掘出做家务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才是最好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