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格的控制会使孩子感到缺少爱吗?”这是我在很久一段时间里,心里存在的疑问。尤其是要“尊重孩子”等观点甚嚣尘上。因为要尊重孩子,所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对问孩子“好不好”“行不行”。这个问法本来就有很大的缺陷,如果是“好”还可以。
“严格的控制会使孩子感到缺少爱吗?”这是我在很久一段时间里,心里存在的疑问。尤其是要“尊重孩子”等观点甚嚣尘上。因为要尊重孩子,所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对问孩子“好不好”“行不行”。这个问法本来就有很大的缺陷,如果是“好”还可以。如果是“不好”,那就得再说服,让孩子再选择。如果以诱导的方法让孩子说“好”,或者给孩子两种选择,这样的问法还挺有效果的。因为要尊重孩子,但有时候,把握不了“尊重”这个界限。家长对于孩子写作业还是要用商量的口吻,这就显得没必要了。或者是看到小宝宝明显的就快要尿了,问他,你要不要尿呀?他说不尿,可没两分钟,他就尿到裤子上了,你说,这事要不要商量。
尊重孩子的选择,而非让孩子选择规则。规则是大人制定的,在孩子还没有选择能力的时候。
摇摇车是小孩们最受不了的诱惑。有时候,有孩子一天就会坐10次,有孩子要把那里的摇摇车全坐上一遍才罢休。我们家墨守成规的做法是,一次只给他玩一次。这样,小鹿修炼到了这样的境界,每次路过摇摇车,他虽然老远就开始盯着看,但是如果不让他玩,他也不会强求。玩上一次后,小鹿不会要求再玩第二次。我看到过有孩子坐了一次,家长说不要再坐了,之后孩子哭闹,家长妥协了,又再让坐一次,之后再哭闹,又再坐。不知道得循环多少次。孩子与家长纠缠的过程,哭闹等情绪的表现很明显。而如果孩子知道规则,他知道哭闹无用,这些情绪就不会出现。
当宝宝要去触碰插座,你很迅速而且很坚决地制止了他。当宝宝在玩你的化妆品时,你也应当同样直截了当。虽然这样的行为不会有危险,但是你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这是一种健康的利己主义。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从长期来看,这对所有相关的人都有好处。
不要害怕拒绝孩子。注意观察孩子,会发现,孩子是这个家里最忙的人,除了睡觉的时候,他会一刻不停地在那里玩。对孩子来说,需要探索的东西很多。在某一个方面受挫,他很快会转向另一个不受限制的方面。
遵守规则是他必须上的一课。遵守规则不会带来不必要的纠缠,会减少负面情绪的输出,另外,遵守规则,必然会得到家长和周围人们的赞扬,孩子的自豪感必然会产生,因此,并不会让孩子缺少爱。
扎克伯格的父亲老扎这样说:“我经常对儿子说不。但说不要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从小做规矩很重要,孩子的某些行为需要父母当场指出不能容忍。如果你能够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说清楚不喜欢什么不良行为,他们将学会理解你在特定事情上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