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 > 幼儿教育

你的“过度保护”真会害了孩子!

【摘要】一位英国女心理学家说:"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伤感,只是,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妈宝男”或患了“公主病”,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好好遵循。

一位英国女心理学家说:"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伤感,只是,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妈宝男”或患了“公主病”,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好好遵循。

记得多年前,刚踏入大学校门,有位女同学很有意思,父母把她送进校园,一切安顿好,并在学校招待所住了两晚,陪了她两天后,才在不放心和不舍中离开了学校。

女同学在宿舍偷偷哭了,情绪很不好。我们都不以为然,想着过两天就会好了。

只是接下来的日子,确实让大家都大跌眼镜。

她总是找不到她的毛巾或洗漱用品,总是拿不定主意要穿什么衣服,总是埋怨公共洗漱间的水龙头太少,总是哭诉公共厕所的卫生太差,总是无法和同学一起去饭堂,因为她说吃不下……

她说在学校一刻也呆不下去。

我们都以为过段时间就好了,只是过段时间并没好。

终于她妈妈忍受不了她的哭泣,从另一省赶过来,在开学后的两个月。

她妈妈把工作辞掉,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就这样,开始了陪读生涯。

只是,一年后,还是失败告终,女同学退学了。

因为女同学极度依赖父母,所以和我们接触并不多,我们无从得知她为什么退学。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妈妈辞职陪读,另租了房子,一个家庭收入减少了,支出却增加了,加上家庭成员长期分隔两地,情感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讲,这真是不可承受之重。

作为父母,会期望孩子成龙成凤,会希望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很多父母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误区:在幼儿期就开始抓知识学习,忽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上的事父母全部代做,以期孩子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于是上述案例的“公主病”就很容易患上。

过度保护和望子成才心切是孩子缺乏独立性的两大根源。

如今的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只有独立,内心强大的人,面对困难时才能勇敢上前,发掘出自己巨大的潜力,最终取得成功。

而一个做事犹豫不决、缺少独立思维、依赖性强、事事乞求他人帮助的人,在这个社会很难立足,最终也只是一个自卑的平庸之人。

所以,孩子的依赖行为,父母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想办法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做好准备。

记得娇娇两三岁的时候,正是要学习独立吃饭的年龄。

那时爷爷奶奶总认为孩子再大点,自然会自己吃饭,于是总是很有耐心给娇娇喂饭。所以娇娇在吃饭的问题上,依赖性很强,甚至觉得吃饭不是自己的事,是爷爷奶奶的事。

娇娇三岁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不会自己吃饭,几乎每天都是老师喂,直到老师直接向我们提出,需要好好引导孩子独立吃饭,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因为这个事情,和奶奶闹了矛盾,我一直不建议太宠溺孩子。

奶奶觉得孩子还小,自己吃,把自己弄得脏兮兮,把饭桌和地板也弄得脏兮兮。

只是,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关系到孩子的未来,“脏兮兮“三字对我来说,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于是,大家看到今天全职带孩的娇娇妈。

我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教会了娇娇学会独立吃饭。

很喜欢一句话:“母爱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

我们都应该把这场旅程好好走完,在适当的时间得体退出,以成全孩子的海阔天空。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缺乏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其实这个问题表面在孩子,根源却在父母或爷爷奶奶。

孩子为什么依赖性强?换个角度来看,是家长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

实际上,孩子从学会走路就开始渴望独立,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希望独自探索世界的奥秘。可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捆住了孩子的手脚,绑住了孩子的思想。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依赖性强?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四.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六.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机遇就会和你擦肩而过。家长的任务应该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七.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动辘由家长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八.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却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标签: 亲子教育 亲子 教育反思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