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角色游戏这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叫法,我们小时候,就叫“过家家”,现在应该也有小朋友会玩,但应该不限于“过家家”这一种了。那么一起来看一下角色游戏究竟是怎么解释的吧。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发育起着很大的帮助。
1、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2、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3、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1、对游戏角色的假象(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老师、司机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与体验。
2、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如用纸条当“面条”,用小积塑片当“饭”,用冰棒棍当“筷子”等。甚至是积塑条可以是火车的“铁轨”,可以是护士的“注射器”,还可以是警察叔叔的“警棍”等。
3、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了,说打针了,孩子病好了。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就越高。他们对外界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从而在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图书及影视等方面。
家长或者幼儿教师们可以贴近生活实际,创造条件给幼儿们去认识外界的事物,可以带领幼儿外出游览和参观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等。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得越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角色游戏就会玩得越逼真。
2、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
在幼儿园里面,小朋友比较多,教师组织角色游戏也比较容易。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游戏角色,着重增强他们对角色的功能的理解。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要注重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中班幼儿对于角色的意识比较强烈,会引起同争一个角色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去学习处理与同伴间发生的矛盾。对于大班的儿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并且学会谦让。同时,教师还应该促进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想象,使幼儿能够以物代物,甚至是一物多用,充分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