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普遍心愿。但成长过程中,往往沮丧地发现,事与愿违。是孩子出了状况,还是父母出了问题?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做法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妨碍孩子成长?我们并没有深入反思过。作为长期研究教育的学者,作者进行了反思,读完本文会发现,父母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关注孩子的
在中国的情境中,关于“输在起跑线”的各种言说路数都很一致,认为拥有不同社会、经济与文化资本的家庭可能带给孩子不同的教育期望与教育投入,从而一路循环形成截然不同的优势或劣势累积。这样的讨论本来似乎挺符合我们的日常感知,但今天因了朋友的焦虑,我开始对此产生了怀疑。在替朋友着急的同时,朋友平时照顾女儿各种谨小慎微、自己几年养育女儿或经历或旁观到的各种片段、场景突然在头脑中回放,然后隐隐汇成一种忧虑:无论我们有怎样丰厚可见的家庭资本,我们很多育儿的日常做法可能已经让孩子早早输在了起跑线上。
为人父母,都不陌生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小宝宝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行动不便、热得小脸通红,烦躁不安的撕扯衣服,但奶奶却使尽浑身解数安抚孩子,不许脱下衣服,以免着凉;
场景二:妈妈端着一碗热热的汤面给宝宝喂饭,宝宝尝试自己抓碗,妈妈慌乱的大声禁止,“哎,烫!”然后宝宝的手被吓了回去;
场景三:姥姥要带宝宝出门,宝宝想自己换鞋,一旁的姥姥或心疼或不耐烦的抢过鞋,迅速地给穿上;宝宝想自己穿衣系扣,姥姥很利索的插手帮宝宝穿戴整齐,然后出了门;
场景四:爷爷接宝宝幼儿园放学,爷爷拎着小书包、背着小朋友,好不容易从幼儿园解放出来的小朋友挣扎着从爷爷背上下来,淘气的选择最窄的马路牙子“走平衡木”,爷爷一边说“小心,要摔下来的”,一边把孩子拉回身边。
类似场景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学界对“输在起跑线”上的关注更多把输赢局限在了学业成就上,这本身就值得讨论,但即使仅从学业这个有限的维度考察,外在父母的教育期望、资本投入当然可能会影响学业的“输赢”,而这也是最容易被我们日常感知到的,但所有的教育期望、教育投入能否发生作用、能否真正被实现出来,最终都有赖于孩子本身。换句话说,孩子对父母教育期望、各种资本投入如何理解、接纳以及如何行动配合落实,才是所有外在要素转换成或“输”或“赢”结果的根本所在。由此而言,一个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力、好奇心,独立完成一项任务从技巧、思维到专注力、以及信心、耐心与勇气等个性品格,更应该是所谓“起跑线”的关键构成。
行文至此,回到本文开篇处提及的那位妈妈的焦虑,也回到前文列举的我们日常最熟悉的一些育儿场景,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很多不经意的做法,甚至很多被我们认为是爱孩子的做法——其实可能是在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在驱赶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在减弱孩子对外在环境的感受,是在剥夺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机会——说到底,是在给孩子制造迈向输的起点。
我曾经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其实教育并没有想象的复杂,让它回到孩子自然的生活就好,在此,我要重提这一观点并加以引申:养育孩子,回到对孩子本身与内在的关注,孩子身心、品格的健全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起跑线。
为此,结合自己的经验,有几点做法想分享给大家。
一、从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大人(特别是老人)的感受出发,不过量穿衣,不过量吃食,给孩子更舒展活动的可能,也让孩子不至于过分敏感于外部气候的细微变化,增强孩子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二、保护孩子对外在世界探究的热情,丰富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如:喂饭的时候,孩子想自己抢过碗吃饭,可以每次让孩子尝试触摸热热的碗,而不是呵斥孩子“烫”,渐渐的孩子会因此建立起“烫”和真实感受的关联,也会因此更能理解大人说的“注意安全,别烫着了”这样的话,慢慢知道怎么避免自己被烫着;
三、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穿衣、穿鞋、走路、背书包等等,所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锻炼,做事的技巧、做人的责任、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培训机构大肆宣扬的大动作、精细动作的训练在日常活动中都足以完成,不必花额外的时间与金钱。
总之,教育,在我看来,与其总把目光放在各种外在的比较,为各种输在起跑线上的说辞焦虑,还不如,简简单单,用心,体察孩子的需要,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