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家庭都有一套育儿观,适合其他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就适合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像有些家长教孩子说话不能用“叠词”?你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好么?
“教孩子说话不能用叠词”
传统育儿中,老一辈人都认为要根据孩子发音的天性,从叠词开始教孩子说话,所以有孩子的家庭,日常就变成了这样——吃饭叫“饭饭”,“花朵”叫“花花”,小便叫“嘘嘘”,大便叫“恩恩”。这样的词发音简单,孩子通常很快就能掌握。
但是专家告诉我们:让宝宝用叠词之类的儿语会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家长如果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专家说的肯定有其科学道理。但是家长教育孩子并不只有冷冰冰的科学,还应该有为人父母的温度。
小编并不认同叠词的使用时大人一厢情愿灌输给孩子的说话方式。因为,几乎绝大多数孩子第一个会说的词都是叠词,不是妈妈、就是宝宝。这说明,对叠词的敏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
因为有了这种天性,大人和小孩之间叠词的使用恰恰是双方互动的最生动的方式。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从单音开始、到词语,再到句子。当他们的语言能力到了可以发出单音,而又没到发出词语的能力时,重复的叠词能让他们更易于表达。
而且,从心理上说,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感到不自信时,往往会下意识的重复你说的前一个词,重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发音带来的压力。因此,如果大人经常发一些叠词,可以降低表达的难度,也能缓解孩子发音的压力。
专家认为,叠词的使用会影响孩子学语言的进度。我相信,专家是在充分的研究后得出的这个结论。但是,即便说法成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到了语言能力稳定,“童趣”减弱之后,对于叠词的依赖就会逐渐减少。
更何况,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说不定能促进孩子对语言的学习,因为过早就进入让人难以辨识的正式语句会影响到孩子的接受。就像在单一语言环境下的孩子往往会比在多种语言环境下更容易开口。
撇开这些,叠词的使用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亲子交流增添了不少互动乐趣。奉劝各位家长,在选择科学育儿方式时,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符合内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