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期间体温过高怎么办?发热确实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但发热≠感染,疫情期间需要高度重视发热,但没必要过于恐慌。正常人的体温为36-37℃。临床上,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可称为发热。
发热确实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但发热≠感染,疫情期间需要高度重视发热,但没必要过于恐慌。
正常人的体温为36-37℃。临床上,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可称为发热(①)。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这样划分:
体温:
1、37.3℃~38℃ 低热
2、38.1℃~39℃ 中度发热
3、>39℃ 高热
腋下温度、口腔温度一般用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测量。
但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社区、各服务场所用来测量体温的都是红外测温仪,它的优点是快捷,但因为受很多干扰因素的影响,误差较大。
用红外测温仪量体温,本身其结果就很容易受到多种干扰因素影响。此外,人的体温存在生理浮动(一般在0.5-1℃之间),年龄、时间、性别、活动、药物、外在环境等都可能影响体温。所以一次两次体温比正常值高一点并不能说明问题。
1、尽量使用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使用额温枪、耳温枪时记得调节好室温、避开毛发、帽子等遮蔽物,并尽量多测几次再取平均值。
2、测量前20-30分钟避免大强度运动、沐浴、进食,也不要喝过冷或过热的水、饮料。
3、测量前20-30分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4、一天之内,选择不同时间段多测几次,再取平均值。
体温超过38℃,且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
发热前14天内去过湖北,或接触过湖北归来人员;
发热前14天近距离接触过发烧、咳嗽的朋友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发热前14天参加过聚集活动;
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儿童或孕妇;
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