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冷的冬季,不少妈咪迎来了自己的宝宝,在给宝宝护理方面,很多妈妈有点不知所措。今天来帮妈妈们解决新生儿冬天穿几件这个问题。
新生儿冬天穿一件夹棉的内衣就可以了,然后用包被裹着宝宝,包被的厚度根据室温而定。
如果是在北方有暖气的室内,一般室温会在25度左右,那么宝宝只要用一个薄包被轻轻裹住即可;如果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室温一般在10度以下,没有取暖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给宝宝用厚的包被裹住,一定要记得给宝宝戴上帽子,保护囟门,不着凉。
注意:一定要保护好宝宝的肚子,不让肚子受凉,以免宝宝感冒或者引起其他的疾病。
可以使用睡袋。
正常0-8月这时期的宝宝不会翻身,但双脚会蹬被子,睡觉时双手上举,双腿膝盖向外弯曲,并需要频繁更换尿片。睡眠中手脚活动为手上下挥舞,双脚如青蛙划水状运动,极易把被子蹬掉。而要是在手脚活动中受限制,则会醒来哭闹,影响宝宝睡眠,因此应该选用宽松型的睡袋,不要给宝宝束缚感。
新生儿不可以使用暖宝宝。
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产品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对于婴儿来说,因含有化学成份,在加上皮肤很嫩,活动量少,为了防止低温烫伤,所以最好不要用喔。
1、背脊凉热决定穿衣
0-2个月的宝宝,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完善,最好比妈妈多穿件衣服;2个月以上的宝宝相对要好些,所以最好比妈妈少穿件衣服。妈妈可以时常用手摸摸宝宝的背部,确认他有没有出汗,这是衡量宝宝穿着是否合适的好办法。如果宝宝的背脊靠近脖子的地方是凉的,就是冷了,要加衣服;如果是潮热的,或者冰凉但是有汗,就是热了,要减衣服;如果干爽温暖,那就是正好。
2、一件厚衣不如几件薄衣
通常小宝宝躯干部分很温热,可是四肢却冷冰冰的,温度有时相差3度到5度。这是因为宝宝的四肢暴露在外时间较多,加上四肢较其它部位温度低。所以改善的方法是:不要让宝宝穿太厚的衣服,而是多穿几件薄衣服,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保暖作用。
3、别让腹部焐热尿布
换尿布是在冬季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新生儿排尿很勤,更换尿布次数较多,而大多数父母都是把尿布盖在宝宝腹部,而尿布的温度明显低于宝宝腹部温度,一天十几次更换尿布,宝宝不断用他们的腹部焐暖凉尿布,容易受凉。所以衣服最好选分体款式的宝宝服,连体的也要选换尿布时肚皮处不用打开的那种,免得宝宝受凉。或者在换尿布之前先准备一条小棉毯,尿布抽出来的时候就把棉毯盖在宝宝的小肚肚上,这样就不容易受凉。
4、洗澡后别马上穿衣
刚洗完澡后,要用浴巾将宝宝的身体拭干,之后别马上穿衣服,由于洗完澡后宝宝的体温特别高,马上穿衣服会使他患上小儿汗症。所以,要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再给他穿上衣服。
5、穿衣环境不可忽视
在为宝宝换衣服时,别一下子就将宝宝宽衣解带,因为宝宝无法适应忽视袭来的冰冷空气;这时还是需要先布置一个温暖的更衣空间才行。
6、选择易穿脱的衣服
冬季,室内外和昼夜的温差较大,所以适合给宝宝穿便于穿脱的衣物。如背心和前开的毛织物。出汗时就可以马上给宝宝脱去多余的衣物,温度降下来可以及时地添加,不会麻烦。
捂被综合征又称“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婴儿包裹过暖时常导致婴儿身体高热、大汗淋漓,高渗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症状,导致机体缺氧而发生惊厥抽搐或昏迷。若抢救不及时,可很快休克乃至死亡。侥幸存活的患儿,也会遗留有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呆傻、聋哑、癫痫等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
1、不要给宝宝穿化纤衣服,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气感。
2、不要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它可抵御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及荨麻疹。
3、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宝宝穿羽绒服,因它可诱发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及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