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枕秃一定是佝偻病吗?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枕秃的病因或者佝偻病的症状,认为宝宝枕秃是因为得了佝偻病导致的,着急忙慌地给宝宝不维生素D 、补钙。那么,枕秃一定是佝偻病吗?
枕秃不一定是佝偻病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在肠道内吸收不良,使钙、磷无法沉着在骨头上导致骨骼变形。
除了枕秃以外,佝偻病还表现在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颅骨软化,囟门闭合过晚,出牙迟,牙齿形状细小无光泽。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鸡胸、下肢畸形呈O”或X”型腿、脊柱弯曲等都是佝偻病的表现。所以说宝宝枕秃不一定是佝偻病导致的。
客观原因
宝宝枕秃主要是两种原因导致的,其一是客观原因;其二是生理因素。下面,我们来看看造成宝宝枕秃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1、宝宝脑袋长时间接触枕头
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脑袋跟枕头接触的地方容易发热出汗使头部皮肤发痒,不能用手抓,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痒,所以宝宝通常会通过左右摇晃头部的动作,来对付”自己后脑杓因出汗而发痒的问题。经常摩擦后,枕部头发就会被磨掉而发生枕秃。
2、宝宝习惯性侧睡一边
宝宝经常喜欢把脑袋偏向右边,所以右边一侧的头发明显比左边少,因此如果宝宝经常一侧睡觉,也容易发生单侧枕秃。
3、宝宝的枕头太硬不透汗
婴幼儿睡眠多,一天24小时,有一半时间在床上度过,自然增加了后脑勺和枕部的摩擦;如果宝宝的枕头较硬,则不容易透汗,导致宝宝较易出现枕秃。
妈妈孕期营养摄入不够
宝宝枕秃的生理性原因之一是孕妈妈在怀孕期间营养摄入不够,导致宝宝营养不足,出现枕秃。
例如铁元素摄入不足,孕妈缺铁性贫血,直接导致宝宝也缺铁,或者是宝宝出生后,妈妈也没有及时的给宝宝补充功能铁,缺铁会影响宝宝睡眠和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等。婴儿夜间睡觉不踏实,后脑勺不断地与枕头摩擦,长此以往,后脑勺的头发变得稀疏了,枕秃就形成了。
宝宝缺钙或者佝偻病
宝宝容易出汗,头部就会发痒,宝宝不会抓挠,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求助家长挠痒,所以宝宝通常会通过左右摇晃头部的方法“对付”后脑勺因出汗而发痒的问题。
枕秃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其根本原因也是由缺钙导致。所以家长要注意宝宝成长时期钙的补充。
1、3-6个月婴儿:
在枕骨、顶骨中央处的骨骼,出现类似乒乓球样的弹性感觉,称为颅骨软化。
2、1岁左右的儿童:
如果患有佝偻病,额、顶部对称性的颅骨圆突,称为方颅,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无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
3、大于1岁的儿童:
前囟门过大而且闭合延迟(正常婴儿一般在18个月左右即可闭合),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迟,且容易发生蛀牙。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又称软骨病,其病因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的异常引起的。
1、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孩子患了佝偻病,首先要给孩子多晒太阳。据研究,1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使将婴儿全身紧裹衣服,只要暴露面部,每天晒太阳1小时,也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晒太阳应打开窗户或到院子里去,冬天要让儿童多晒太阳。此外,母亲怀孕期及哺乳期多晒太阳,对保障婴幼儿维生素D的供给和防治佝偻病也大有好处。
2、适当补充维生素D:
饮食中添加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补充营养补充剂的维生素D一定要按照医嘱。根据孩子病情,决定疗程一月左右,一般在治疗早期需要同时补钙,是否需要长期补钙,不可千篇一律,一般经过维生素D的补充,钙的吸收自然而然会随之增加。早产儿应该提前给维生素D。婴幼儿在冬春季节也应该补维生素D,如果有慢性腹泻或其他慢性病的孩子,必要时给予肌注维生素D。治疗出现手足搐搦症的幼婴需要紧急止惊,并给予钙剂治疗,随后补充维生素D。
3、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佝偻病也需要配合药物的治疗,目前在佝偻病的治疗上选用维生素D类的片剂、胶丸、针剂、乳剂等,另外维生素D3要比维生素D2吸收快、作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