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隔代抚养的糟糕后果已显现出来,但人们一直错误地归因,最庸俗浅薄的说法就是“溺爱”——不靠谱的解释除了误导人,更让人无法找到有效的预防手段。很多人为了不“溺爱”孩子,故意对孩子严格,这对“隔代抚养”的孩子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当下,隔代抚养的糟糕后果已显现出来,但人们一直错误地归因,最庸俗浅薄的说法就是“溺爱”——不靠谱的解释除了误导人,更让人无法找到有效的预防手段。很多人为了不“溺爱”孩子,故意对孩子严格,这对“隔代抚养”的孩子来说,真是雪上加霜。这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是得到的爱太多,而是太缺乏。
孩子出生前几年,往往正是父母们在事业上打拼最忙的时候,但这不能成为自己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须知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只要想对孩子用心,时间总会找出来,办法总是有的。如果此时的奋斗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那么对孩子的陪伴,实际是一种收益极高的投资,受益者不仅是孩子,也是父母。
在我女儿圆圆一岁三个月时,她爸爸到南方工作,我坚持不把孩子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一定要亲自带孩子。上班时,把圆圆送到附近一个老太太家,下班接回来。当时能一边看护孩子一边把饭做熟,已是不容易,总顾不上收拾自己。记得有位同事开玩笑对我说,你以前挺精干一个人,怎么有了孩子就变成这样了?真难想象自己当时的形象是多么的不堪。过分忙累,让我的血压降到要休克的程度,医生甚至建议我卧床休息。因为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有许多快乐,所以我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苦。也哭过两次,总体感觉一直充实而幸福,孩子也用她日后的良好表现回报了我。
避免隔代抚养,并不是说家长都要像我这样单打独斗,也并非意味着父母必须有一方辞职回家专门看孩子,更不是否定老人们帮忙的价值。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幸运,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只要基本上天天能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就可以。父母和孩子每天相处一小时,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
我遇到过一些家长,他们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以前一家有几个孩子,送一个出去寄养,会出现感情偏差;我只有一个孩子,是唯一的爱,我不爱他爱谁啊。况且老人疼爱孙辈往往超过疼爱子女,所以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不会有问题。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有太多的例子说明,“唯一”并不能保证爱的深刻。如果相守的程度不够,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亲情照样会打折。在孩子小时候和他分开几年,也许一辈子就无法亲近了。
当下,隔代抚养的糟糕后果已显现出来,但人们一直错误地归因,最庸俗浅薄的说法就是“溺爱”——不靠谱的解释除了误导人,更让人无法找到有效的预防手段。很多人为了不“溺爱”孩子,故意对孩子严格,这对“隔代抚养”的孩子来说,真是雪上加霜。这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是得到的爱太多,而是太缺乏。
有一次,我听一个正在少管所接受教育改造的16岁的孩子说起他失足的经历。他父母只有他这一个孩子,在他1岁时就外出打工,把他留下和奶奶一起在村里生活,他每年只是春节期间能见父母一次。算下来,他长这么大,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两年。他说小时候特别想父母,天天都盼着他们回家,但几乎每次父母回来都闹不愉快。父母在短短的相处时间里,总是想抓紧时间教育他,可是又不得法,所谓教育只是不停地指出他哪里不好,告诉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每次十几天的相处,还没来得及彼此熟悉,父母就该走了,他记忆中所谓和父母的相处,就是父母不断地挑毛病。即使这样,他也对父母充满眷恋,在10岁时,有一次和奶奶闹不愉快,一个人偷偷坐火车去深圳找父母,没找到,流浪了几天,被警察送回村里,为此又挨奶奶一顿打骂。父母在电话中也对他好一顿训斥,没有一点心疼的意思。他说最令他伤心的一次是13岁那年,父母春节回来,看见他个子一下长高了,第一句话是:怎么驼背了?挺起胸来!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也总是不停地告诉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很少向他表达爱和感情,这让他感觉父母横竖看他不顺眼,自己在父母眼中真是不可爱,自此以后,彻底对父母失去希望,于是离家出走,开始堕落。
一般来说,无论爷爷奶奶多疼爱孩子,孩子在感情上仍然是和父母更近,孩子最依恋的,永远是父母。这是自然选择,天性所定。有时听到爷爷奶奶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孙子是“白眼狼”,再疼他,他也是和他爸他妈亲——这其实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说明孩子和父母情感正常。相反,如果一位奶奶骄傲地宣称:“我家这孙子,只是从他妈肚子里过了一下。现在跟我比跟他妈还亲!”这反倒暗示着某种隐患。
中国许多王朝的败落,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子皇女虽然含着金汤勺出生,而且自幼都配备着高水平老师。但他们往往从婴儿期就不和母亲亲近,吃奶睡觉交给奶妈,生活起居交给宫女,游戏玩耍交给太监——奶妈、宫女和太监成了皇室后代的直接影响人和学习榜样,不少皇室后代和奶妈的关系要超过和亲妈的关系。所以皇宫造就的,并不一定是善良漂亮的公主和潇洒勇敢的皇子,皇宫也常常出产懦夫、混混和暴君。心理和感情如果没有获得正常的营养,锦衣玉食、血统高贵,也无法让一个人身心健康。如果有人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历史,我想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人在感情上很少能愈挫愈勇,越是感情不满足的人,越是变得敏感、斤斤计较。孩子的思念没人理解,而且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化解痛苦。情感上的欠缺必定会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无法痊愈的内伤,即使不出现品行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
比如有些年轻人在恋爱或结婚后,不会和伴侣相处,要么过分依赖,要么过分苛刻,总扮演情感的伤害者和被伤害者角色,也有人心底自卑,外表傲慢,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别扭,难以和他人合作相处。这些成年后的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期在情感和安全感方面的欠缺。
爱,就是为了在一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认识上,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对父母来说,在一切养儿育女的目的中,没有比和孩子在一起本身更重要的目的!一切因出于功利的或“教育”的目标牺牲和孩子相处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有一对定居美国的中国夫妻,他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为了孩子学好汉语及中小学基础课程,他们就把6岁的孩子送回国内读书,由爷爷奶奶照看,父母半年见孩子一次,准备到上高中再接回去。父母送孩子回来时,为孩子置办齐了一切,甚至牙膏都从国外带回来,担心孩子不习惯国内的牙膏。他们周密打点孩子的每个生活细节,却唯独没想当他们乘飞机远去时,孩子内心有多失落,生活将出现怎样巨大的缺陷。
小孩都十分重感情,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深如海洋。我女儿圆圆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我出差比较多。每次准备走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出她是如何地不舍。有一次我又收拾出差带的东西,圆圆在旁边围着我转,献小殷勤的样子,她突然说了一句:“妈妈,你还没走呢,我就开始想你了。”
想象一个小孩子,如果父母突然大段时间地从他生活中撤出,这会让他多么悲伤!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心,认为反正小孩子是爱哭的,离开爸爸妈妈,哭几天就没事了,习惯了就好了。大多数孩子确实是哭几天就不哭了,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感情已从挫伤中康复,心里也许要哭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
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