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 > 幼儿教育

你总是不愿放手,凭什么还要求孩子有主见

【摘要】在计算机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教过一个十八岁的学生,名叫小杰。他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并不突出,虽然成绩一般,但也不是什么问题学生,所以他很少会引起人的主动关注。

在计算机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教过一个十八岁的学生,名叫小杰。他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并不突出,虽然成绩一般,但也不是什么问题学生,所以他很少会引起人的主动关注。

但有一天,小杰的父亲突然打电话过来,向我询问办理退学手续的相关流程。开始,我以为他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而在和他沟通的过程中,他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他想让孩子退学的原因。

“以小杰的学习成绩和他平时的表现,即便将来毕了业也不会找到什么好的工作,倒不如早点退学回家,家里已经筹钱给他盘下一间店面,让他经营点小生意,还能尽早给家里减轻点负担,以后他也不用担心出去找不到工作了。”

而作为孩子的老师,我自然要解劝这位家长,告诉他拥有一技之长才是将来立身社会的资本,要把眼光放长远,虽然家长最了解孩子,但是孩子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还是要靠他自己来决定的。一番好言说尽,他的父亲才同意再考虑考虑。

小杰平时的表现中,丝毫没有想退学的征兆。于是放下电话,我马上找小杰来办公室谈话,问他对退学的想法,问他自己是不是希望能继续留在学校学习,而他只是一边低着头摆弄自己的衣角,一边小声说:“我不想退学,但是我爸妈觉得做生意更好,毕竟我爸妈都是过来人,比我有经验,所以对于退学,我也没什么想法,就听我爸妈的吧……”

一个已经十八岁的大男孩,早就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了,但是他的表达却如此羞怯而被动,似乎能让人一眼洞见他的将来,如他父母一般波澜不惊的生活状态。

小杰父亲的做法,让我不禁想起曾经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用过来人的经验替孩子包办未来,就像喂老虎吃冬虫夏草,你以为是为了他好,结果反而会把他饿死。”

爱孩子不是处处干预他的生活

而是适度引导,适时退出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像小杰的父母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习惯帮孩子解决问题,替孩子选择做主。有些过度的干预甚至会延伸到孩子成年之后的生活。

张靓颖和冯轲的婚姻受到靓颖妈妈阻挠一事,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张靓颖夹在母亲和爱人之间进退两难,也让不少吃瓜群众议论纷纷。靓颖妈妈斥责女儿不理解自己良苦用心的公开信发布没多久,张靓颖就在微博上正面发表声明称,自己和冯轲的感情并不像外界传播的那样令人堪忧,而自己母亲的做法也只是单纯的爱女之举,希望大众不要再过分关注。

抛开公众人物的头衔不说,像张靓颖母女这样,父母过分干预子女生活,工作,甚至婚姻的事情,同样屡见不鲜。

古语有言:“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没人能否定这份爱的深沉,却少有父母能走出一种逻辑误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我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比你要透彻得多,你没什么社会经历,许多事一定看不透,选不对,做不好,所以我替你做的任何决定都是为了你好,不会让你走弯路。”

殊不知这种“为了你好”的思想,就像一个用爱做成的茧,把孩子紧紧地捆绑起来,孩子为难的同时,许多明明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变得放不开也做不好。

这种不愿放手的父母之爱,会不断压制孩子的内心,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变得没主见,或者失去自己掌握命运的能力。有些子女可能会因此而倍感压力,一旦决心挣脱这种爱之捆绑,开始跟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时,又会使父母陷入担忧的泥淖。

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地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和孩子原本就是不同的个体,孩子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的视线独立生活,而真正的爱,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教给他如何独立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在孩子有能力离开家庭庇护,独立生活的时候,适时退出。

先做到有技巧地干预

才能够更安心地放手

有不少家长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自然会做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而一旦有些事看似超出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父母便总是不能放心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所以干脆凡事都替他解决做主。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那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当然放手不能一蹴而就,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而一味撒手不管,同样可能造成很多问题。所以,家长们要学会有技巧地培养孩子的能力,将来才能更安心地放手。

1、教会孩子生活小技能,从小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自己穿衣系鞋带;吃过饭的碗筷主动放到厨房洗碗池里;帮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学着洗小件的衣物;做完作业自己认真检查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最开始孩子可能做的并不好,但家长让孩子自己试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是孩子慢慢掌握生活技能的时刻,当孩子能把这些小事情越做越好,才有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更大的事情。

2、教会孩子处理问题,让孩子树立责任感,而不是万事依赖父母

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某些问题,应该试着让孩子自己来解决,亦或者让孩子对于某件事,自己来做决定。

一方面,家长不可能每时每刻守在孩子身边,当孩子处在家长目不所及的地方,不会处理问题的孩子,本身就已经吃亏了。

另一方面,当孩子做出某种决定或产生某种行为的同时,伴随着他的,是责任的到来。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好过让孩子遇事喊爸妈。

3、给孩子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为自己做主

大人有时候会觉得,小孩子的观点并不重要,所以时常会忽略孩子仰起头对你认真说过的话,然而,倾听孩子的童言稚语,同样是养成孩子自主性格的关键因素。

当你忽略孩子的话语那一刻起,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得观念就是,“我的想法并不重要”或者是“到头来还会是家长为我做主”。久而久之,孩子将会变得没有主见。

所以,当孩子针对某事发表自己观点,或直接向家长表达自己某些想法时,家长要及时关注并认真聆听;当孩子的想法积极正面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当孩子的想法并不那么正确时,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扭转思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

家长们学会这几点,并做到尽早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孩子自然会更自立更自信。

曾有一段话:“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担心他的孩子。”

作为父母,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上的困境与难题,并让这个相信成为一种“祝福”,孩子也会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祝福而蒙福。相反,如果父母老是担心孩子不能在社会生活中照顾好自己,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那么这个担心很可能就会变成可怕的咒语。

爱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但爱的方式,绝对不是成为孩子人生的“导演”,而是要试着接受一个现实——自己只是孩子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配角”。

父母没必要为孩子设计生活的每一个情节该怎样发展,只要在孩子成功起飞的时刻,为他鼓掌欢呼,在孩子受挫折翼的时候,帮孩子擦拭伤口,并鼓励他再次起飞。精彩的人生,最终要靠孩子自己主演。

标签: 亲子教育 亲子 教育反思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