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儿出生后1~2周应该每天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帮助钙在肠道吸收沉积到骨头里去,避免新生儿患有因缺乏维生素D而印发的疾病。
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是为了促进钙的吸收。
婴幼儿时期是佝偻病的高发期,所以不少家长此时都忙着给孩子补钙,却不知道钙必须通过维生素D来吸收,才能让孩子的骨骼更强壮。
钙和维生素D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必须同时补。
如果光补钙不补维生素D,吃进去的钙就无法被吸收。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或母乳喂养与配方奶混合喂养的宝宝,尽管母乳中其它营养成分很充足,但维生素D的含量是比较低的。
有下列情况的宝宝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1、早产的宝宝
2、很少外出,接触阳光少的宝宝
3、深色皮肤的宝宝
4、喝奶少的宝宝
5、有一些特殊疾病的宝宝,如囊性纤维化或乳糜泻的宝宝
美国儿科学会和我国营养学会都规定,婴幼儿每天要补充400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不过,生活中则要根据孩子每天的奶量、经常吃什么食物、户外活动情况来具体判断。
配方奶中是含有维生素D的,所以奶粉喝得多的孩子,就可以少补一点。
但如果吃的是母乳,其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还是要正常补充。
海鱼、蛋黄、动物肝脏中都含有一定的维生素D,这些食物吃得多,也可以少补一点。
孩子出生后,社区保健医初次来家里指导时,会告诉家长,隔一天吃一次伊可新,补充150—200国际单位;如果是秋冬季出生的婴儿,每天需补充400国际单位。
如果是高危、早产、低体重孩子,出生后前3个月,每天要补充400—600国际单位。
我国儿保规定,孩子从出生15天到2岁,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2岁后,看孩子情况再咨询医生,需不需要继续补。
如果宝宝偏食、夜惊,身高偏矮,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钙。
给孩子补维生素D是个长远的事,当他们五六岁开始出现生长痛、学龄期和青春前期骨矿积累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体重低,或者相反,长得速度特别快,都可能是缺钙和维生素D的征兆,应带孩子去查骨密度,决定是否需要补。
只要宝宝喝的奶量特别多,每天喝800毫升以上的配方奶,就可以考虑不用补充了。
但如果吃够了800毫升奶粉,仍然有睡眠不好、夜惊、多汗、生长缓慢等现象,还需要补充。
一般情况下是没必要检测的,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要求做维生素D检测,抽血就可以检测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下列饮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
1、配方奶粉,奶,酸奶,橙汁
2、加了维生素D的米粉或米糊
3、鱼肝油
4、鲑鱼或鲭(鱼)
是一回事。我们现在补充的维生素D,叫维AD胶丸或滴剂,鱼肝油的成分也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而且二者都是按照3:1的最佳比例搭配的。
但要提醒大家,鱼油和鱼肝油不是一回事,鱼油中含有DHA,但既无维生素A,也无维生素D。
阳光照射在孩子的皮肤上,可以帮助体内合成维生素D。因此,夏天晒太阳较多时,就可以酌情减少补充维生素D的量。
但北方冬春两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即使晒太阳,也要充分补充。
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轻易给孩子补充复合营养素补充剂。因为营养素会经过孩子的肝肾代谢,盲目补充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
维生素AD如果补充过量,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最严重的可以导致维生素AD中毒。
急性中毒的表现是囟门隆起、呕吐;
慢性中毒后的反应和缺钙的表现是一样的,比如焦虑、烦躁,骨骼、肌肉疼痛等。
所以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吃大量鱼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