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们可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宝宝的大小便都已经很好得能自理了,可是突然有一天,宝宝又开始尿裤子。这时候妈妈就会有疑惑,这是什么原因呢?没错,这是宝宝肛欲期的表现,那么宝宝肛欲期怎么办呢?
父母要懂得孩子肛欲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明白这是孩子性发展的一个阶段,才能够真正做到从内心接纳和尊重孩子的发展。不可以将孩子尿湿裤子或者大便在裤子里作为家人的谈资,更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家庭成员对待孩子肛欲期表现的态度要一致,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这个阶段的延长。
妈妈没有接纳孩子肛欲期的表现,对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紧张不安,当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给她的压力时,就会出现退缩的状态,她希望自己回到小的时候,那时她尿裤子妈妈不会打骂她,这是孩子在寻求自我保护的方法。
父母不要对正在憋便的孩子说:“你看你已经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间啊!”不可以将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进洗手间,或者强行按坐在马桶上,这样会破坏孩子正在进行的体验。
当孩子大便节律改变时,父母不要轻易地将其作为便秘而对孩子强行使用开塞露和肥皂条塞肛门,这种恐惧和痛苦会与孩子的大便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产生大便的恐惧感和痛苦感,由此,孩子会长时间这样抑制自己解便,最终导致真正的便秘。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给孩子吃中药、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这不仅不能够改变孩子肛欲期的发展进程,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身体出现了“不健康的征象”,对自己身体产生负面意象,也对大便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当孩子将大小便解在了裤子里,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宝贝,这不是什么问题,妈妈给你换上干净的裤子。父母不要说无用的废话,比如“宝贝,记住下次要去卫生间”,孩子已经知道要去卫生间大小便,但是他目前无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内心无比焦躁,还装作平静,孩子会读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内心不接纳他此时的状态。
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大小便的问题上失去了接纳孩子的本能,他们期望孩子能够“正常大小便”,潜意识里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裤子,父母会觉得自己没有面子,然后便对孩子施加压力,这样的父母爱的不是孩子,是他们自己的面子。这样的父母就不能够做到平静地接纳孩子的肛欲期。
成人不可以对孩子说:“都这么大了还尿裤子!”“怎么不知道去卫生间大便?!”“你怎么这么笨啊!”“其他小朋友怎么不像你尿裤子呢?”“你再尿裤子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下次记住不要尿裤子!”……打骂和羞辱并不能够改变孩子生命发展的本能,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贬心理,影响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构。
当孩子经历搬家、换了新的幼儿园、父母关系不和睦、亲子关系淡漠、换了新的保姆、妈妈再次生育、孩子生病后机能的倒退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大小便反常,父母需要审视孩子的生存环境,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孩子的大小便上。
少数孩子极其不愿意坐马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商场选购他喜欢的儿童马桶,可以在马桶旁边放上孩子喜欢的少量玩具,这样的方式比强制或者威胁孩子坐马桶更有效。
当孩子出现肛欲期表现后,父母要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配合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如果无法让老师配合,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幼儿园,等肛欲期度过后,再进入幼儿园。
老师要理解孩子肛欲期的现象,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间,不要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老师的解便规则,比如午睡前必须解便,上床后不可以解便,上课不可以解便等等,孩子自主大小便更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当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要将大小便到处涂抹。如果仅是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温和地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如果不先洗干净手上的大小便,会使身体得病,协助孩子洗干净就可以了,不要以“肮脏”“羞”等概念来训斥孩子不讲卫生。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肛欲期的结束,标志着孩子的性心理向着下一个阶段——生殖器期迈进。这两个月中,如果成年人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太严厉,孩子就会感觉紧张,心理压力大,会扰乱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律,孩子将大小便解在裤子里的次数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时间也就越长。有的孩子几个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结束肛欲期,孩子的性发展就出现了停滞状态。
相关文章:
宝宝肛欲期的表现
宝宝肛欲期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