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疾病 > 幼儿疾病

中医治疗宝宝夜啼

【摘要】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健康快乐的,可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点小病,宝宝也不例外,特别是小宝宝如果夜啼,那会搅得全家都不安宁,宝宝自己也会很难受,更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成长,那么怎么用中药来治疗宝宝夜啼呢?

中医治疗宝宝夜啼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健康快乐的,可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点小病,宝宝也不例外,特别是小宝宝如果夜啼,那会搅得全家都不安宁,宝宝自己也会很难受,更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成长,那么怎么用中药来治疗宝宝夜啼呢?

婴幼儿一到夜间就哭闹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地哭闹,但白天却很正常,这种现象叫做夜啼症,从初生的婴儿到3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常见。

原因

夜啼的孩子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发热、呕吐、泄泻、口疮、外伤等。也多不是因伤乳食、饥饿、皮肤瘙痒等引起啼哭。孩子内脏有寒凉,入夜阴寒气盛则脏更寒,致使心烦腹痛,引起夜啼。也有的是因受到惊吓或心火内热所致。总之,夜啼是因寒、因热、因惊所致。其病在脾、心。

中医治疗

因夜啼的原因不同,中医主张对其进行分型治疗。

其一,脾脏虚寒。 婴幼儿吃了过冷的东西或寒性的母乳(母亲过量吃生冷、冰镇食品),或外受风寒侵袭肚腹而感寒伤脾,会出现哭声低微、睡喜蜷曲、腹喜摸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色青、面色青白、唇舌淡红的现象。治疗时可服用温脾散寒的药物,比如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脾虚的孩子在饮食上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以及坚果等零食。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

其二,心经积热。 一般因为母亲喜食辛辣、厚味、不易消化的食物,奶水为热性,孩子吃后产生内热,或重衣厚被、室内闷热造成婴儿热郁于内而成心火上炎,心热躁扰而哭啼。表现为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火则哭声更剧,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安,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可以用具有清心导赤作用的中药治疗,如导赤丹,内服,每次1丸,每日2_3次。

其三,暴受惊恐。 孩子神志怯弱,心气不足,突见异物,则暴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造成惊恐神怯而啼。表现为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哭声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时作惊惕,面色青灰等。应用镇静安神的药物治疗,如琥珀抱龙丸,每次1丸,一日2次。 预防和护理 保持居室安静,调节室温,避免受凉;母亲注意保养,饮食上少吃辛辣、厚味、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寒凉、冰镇、生冷等食品;脾寒夜啼者注意保暖;心热夜啼者慎勿过暖;惊恐夜啼者保持居室安静。

标签: 夜啼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