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产后 > 产后保健

产后第一天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摘要】生产是一个耗费产妇太多精力的过程,产后第一天产妇还处于虚弱状态,这时候产妇需要多休息,那么,在产后第一天除了多休息外产妇还有那些事项需要注意呢?

  终于顺利生下小宝宝,妈妈此刻的心情一定是洋溢着幸福的,这个时候除了照顾小宝宝外,妈妈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护理。

  需要休息

  怀孕生产可能是一个女人一生经历的最艰辛的工作,产后你会觉得自己身体虚弱、疲惫,连走路都无法独立完成,这其实都是正常的现象。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充分休息,但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身体康复。

  如果你觉得难受,浑身上下都感觉到疲惫乏力,也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休息和放松:

  1.多卧床休息、睡觉,坐在靠背椅上闭目养神,放松身体。

  2.请丈夫帮你做按摩,特别是那些腰酸腿痛的部位。

  3.和宝宝保持睡眠一致,他睡你也睡,他醒了,你就和他玩,既休息,也让你清醒时充满乐趣,可以尽量少地关注你疼痛或疲惫的部位。

  观察出血量

  产后出血是产后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不管再疲乏、再虚弱,都要观察自己的出血量。

  如出血量较多,或阴道排出组织,都应及时告知大夫。

  产后24小时内,若感到会阴部、肛门有下坠不适感或疼痛感,应咨询医生。

  及时补水

  由于产程中失血,以及进食过少都会导致体液丢失,因此要注意多喝水。

  及早小便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由于麻痹以及产盾腹壁肌肉松弛而排不出尿,引起尿潴留。此外,由于外阴创伤,很多妈妈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也易导致尿潴留。

  一旦发生了尿潴留或尿不彻底,则可能让细菌侵入,引发尿路感染。

  因此,尽快排第一次小便很重要。除了多Ⅱ曷水,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可用温水冲洗外阴,或者可在下腹正中放热水袋刺激膀胱收缩,还可坐在马桶上,打开水龙头,以流水声刺激排尿反射。这些方法都可以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有利于排尿。

  总之,产后6~8小时是最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如果怎样都尿不出,就得找医生了。

  定时量体温

  产后发烧是大事,不要以为只是头痛脑热而等闲视之。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定时量体温,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就要当心。

  分娩之后的24小时内,由于过度疲劳,可能会发烧到37.5℃,但这以后,体温都应该恢复正常。如有发烧,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理。个别妈妈乳胀也可能引起发烧,但随着奶汁排出,体温会降下来。

  病理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也就是俗称的“产褥热”。引起“产褥热”的原因很多,有产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房感染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还可能引起危险的腹膜炎、败血症及乳房肿胀。

  因此,如果高烧,就得赶紧找医生处理了。

  关注初乳

  一般来说,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宝宝喂奶了。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的侵害,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其次,哺乳的行为可刺激大脑,大脑发出信号增加乳汁的分泌。因此,在产后第一天尽早地给宝宝哺乳,可形成神经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妈妈也可多吃一些增加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花生煲猪蹄、鱼汤等。

  照顾身体是坐月子的重点内容,护理不得当、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造成长期的病痛折磨。

  缓解疼痛

  分娩后,因宫缩而引起的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在2—3天后会自然消失。此时,一个热水袋就能很好地帮助产妇缓解腹部的疼痛,并促进恶露早日排出。

  护理伤口

  会阴切开术虽然是个小手术,但要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肌层和黏膜,麻醉过后,伤口会出现疼痛。此时,要保持局部卫生清洁,每次大小便以后要立即清洗,以免污染伤口。

  要想减轻会阴伤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可以每天使用热光源,如台灯照射伤口,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乳房护理

  分娩后半小时就可以让宝宝吸吮乳头,这样可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同时,还有利于子宫收缩。哺乳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可以每l—3小时哺乳一次,哺乳的时间和频率与宝宝的需求以及胀奶的情况有关。

  如果胀奶时间很长,宝宝又吸不出来奶的时候,可以及时用吸奶器吸空乳房,防止奶汁积聚,引发乳房不适或乳腺炎。

  经常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乳房,也可以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腺炎。

  注意妈妈的个人卫生

  产妇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像平时一样刷牙、洗脸、洗脚、梳头,饭前便后洗手,喂奶前洗手。只是产后第1天,身体比较虚弱,不宜洗澡,但可用温水擦浴。自然分娩第2天可洗澡,剖宫产后l周可洗澡。

  产妇的衣着应清洁、舒适,冷暖适宜。夏季注意凉爽,冬季注意保暖。过分“捂”的老习俗是不科学的。

标签: 宝宝6岁 产后恢复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