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2岁到3岁时宝宝足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雪地靴主要鞋底平又软,对宝宝脚部发育十分不宜,容易造成宝宝内八或平足,所以小编建议还是2岁以后再给宝宝穿上雪地靴
在最初的三年里,孩子的脚长的很快,一个月长1.5毫米,在他们2岁半的时候,脚的长度就已经是他们成人时的一半了。在3-6个月的时候,脚的发育开始慢慢开始缓下来,一个月长1毫米,直到9岁,再开始有一个快速生长期。之后直到20岁,它都不会停止生长。
所以。2岁时宝宝最好不要穿雪地靴,如果穿,也不要长期穿,大多雪地靴的设计款式较为肥大,同时由于皮毛支撑力不足,宝宝的脚很容易在鞋子里来回滑动,每走一步都要对抗向前的滑力,导致足弓变平。
到3岁为止是宝宝足部的脚骨及形状的成长期,婴儿的脚骨大都是正在钙化的软骨,骨组织弹性大,容易变形,再加上脚的表皮角质化层薄,肌肉水分多,很容易受到损伤而感染。而且婴儿脚的底部,分布着与身体脏器相关的血管和神经。
正因为此时期是日后骨骼发展的基础期,所以我们更应该多关心如何让宝宝的骨骼发展正确。而雪地靴往往是平底,平底雪地靴对脚骨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会加重足弓负担,会对脚底的筋膜和软组织造成一定损伤,长期穿在脚上,可能导致扁平足。
宝宝的走路方式大致是脚后跟和脚尖几乎同时着地,并得小心平衡左右踩着小碎步。在足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且比较柔软或者过硬的情况下,当然和大人的走路方式大大的不同。也因此宝宝脚后跟和脚尖的负担是超乎大人所能想象的。
雪地靴鞋底脚软,鞋后帮部位基本都没有做加固型设计,软趴趴的根本不能有效地稳固宝宝的小脚。另一方面,宝宝的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
宝宝穿宽大的雪地靴时,足、髋部位必须调动更多的关节来维持人体平衡。穿一天下来,会对关节、肌肉造成很多额外的磨损。如果长时间穿着,更容易导致宝宝未来的生长发育缺陷,造成“高低脚”等。另一方面,孩子经常处于跑动、跳跃等运动中,如果一直穿着雪地靴,可能限制了他们的一些活动,更不利于生长发育。
有针对性的足部运动能强化肌肉以及足底筋膜的发育,同时锻炼足弓承托力,减低足弓下陷的机会。
(1) 足尖运动。强健小腿肌肉,有助十四岁以下之儿童建立足弓。
(2) 爪趾运动。强健足底细小肌肉运动以保护足部,另可有助十四岁以下之儿童建立足弓。
(3) 拉小腿后肌运动。保持小腿肌肉柔软性,减少足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