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怀孕 > 分娩

早产|家有早产宝宝,你必须要知道的

【摘要】断断续续曾遇到几位妈妈在后台咨询早产儿的问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家长心焦地问:“孩子X个月了,定期检查的时候,孩子的身高体重一直处于水平线以下,医生说差许多,怎么办?”或者“孩子X个月了,还不会XX怎么办?”

花时间说

虽然受众有限,但“早产儿”是慢成长一直想说的一个话题。

从开始公众号至今,断断续续曾遇到几位妈妈在后台咨询早产儿的问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家长心焦地问:“孩子X个月了,定期检查的时候,孩子的身高体重一直处于水平线以下,医生说差许多,怎么办?”或者“孩子X个月了,还不会XX怎么办?”

然而家长列出的数据却表明孩子生长得很快、很好。最让人诧异的是,这些家长会说:遇到的医生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过“矫正月龄”四个字,也没有解释过早产儿的发育标准和养育方式与足月婴儿是不同的。

今天的文章只是一个基本的科普,希望能够对早产儿的父母有所帮助。(本文由慢成长作者花时间原创,首发于2015年8月24日,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文/贝贝佳(慢成长作者)

早产儿定义

按照胎龄划分,37周以下的胎儿称为早产儿。按出生时的实际体重,早产儿又被划分为超低体重儿和极低体重儿两个群体,极低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

早产宝宝的生长标准

早产宝宝由于更早离开母体,比起足月宝宝,缺少最后发育的那一段时间,因此孩子来到子宫外的世界后,就需要时间来补足这段时光。

因此,早产儿的生长标准以矫正月龄为准,不能以出生后的时间为准。例如,今天的日期是7月1日,孩子出生日期是5月1日,预产期是6月1日。生长标准按预产期计算、按1个月孩子的生长发育评价,不能按2个月孩子的标准评价。

有一部分孩子“长势”良好,很快就可以追上同龄孩子;有一部分孩子则始终处于同龄孩子发育标准最低限,但大多数孩子在2岁左右都可以赶上同龄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即使依旧有点差距,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给孩子时间来慢慢赶上。随着身体各器官发育成熟,早产宝宝与足月宝宝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相反,如果家长在孩子身体机能未发育好的时候拔苗助长、急功近利,反倒可能有损孩子身心。

矫正月龄计算公式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

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经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在比较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是否发育正常时,就应该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而不是3个月。

要注意,早产宝宝的身高、体重,辅食添加的时间,预防接种的年龄,都应该按照矫正月龄(年龄)计算,特别是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包括智力测查和神经运动检查都要按纠正年龄进行判断。

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早产宝宝需要哪些筛查

相比足月宝宝,早产宝宝因为缺少在母体中的最后成长期,部分器官发育还不成熟。例如,肺功能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呼吸窘迫综合佂,消化系统不成熟可能更容易出现胃食道反流,内分泌系统不成熟可能会造成体内电解质不平衡等。

首先要铭记的是,作为早产宝宝的妈妈,不要因此而自责。早产并不是妈妈的过错,相信每一位母亲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相比之下,此时妈妈打起精神,和家人一起用坚强的态度和决心悉心照料宝宝才是最重要的。

早产宝宝在住院期间就会接受比较全方位的检查,孩子状况良好就可以出院,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出院后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

视力筛查

首先要关注眼睛。早产儿由于出生早,视网膜的血管还没有发育成熟,外界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病变。病变可能在外观上看不出来,所以家长也容易疏忽。切记要带宝宝去眼科动态监护眼睛的变化,不能觉得“孩子还小、以后再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窗口期,如果延误就会造成永久性损害,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可减少致盲率。

早在2004年,卫生部就颁布了一个早产儿用氧指南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要求所有的早产儿,只要体重低于2千克,在37周以前出生的,都应该在眼科医生那儿进行眼底检查。

孩子出生4周就要检查眼底。眼科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眼底情况告知家长,眼部血管是否发育好、不用再来,还是有问题仍需要来检查或治疗。如果医生觉得有必要,会将宝宝转到专门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一定要遵医嘱,千万不能大意。

听力筛查

目前我国对所有新生儿都要用耳声发射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一般是在出生后2-3天的时候做。由于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有的宝宝在出院前做听力筛查未通过,则需在生后42天体检时进行复筛。

当宝宝满三个月时,有条件者应到当地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做听力学评估。听力正常是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自身听力情况良好的体现。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家长不能单凭主观判断,即使孩子对声音响动有感觉,还存在着对声调高低变化的反应。这个变化只有医院的专业听力筛查才能检测到。

头颅B超

脑部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体现出来,定期做头颅B超也是必要的。在体检过程中,医生除了检查婴儿的基本情况,还会评估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如果需要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要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早产宝宝的营养补充

婴儿期生长发育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钙和铁,而早产宝宝先天储备不足,加之摄入有限,因此早产宝宝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及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

正常孩子从出生到一岁身长要增加25厘米,需要大量的钙,而早产宝宝生后的生长更快,需求更大。

钙的来源主要是奶制品,如果一天能吃600毫升以上的奶,就能满足宝宝钙的需要,特别是母乳中的钙更容易吸收,但是钙的吸收和利用主要靠维生素D,维生素D在母乳中含量很低,配方奶中也有限,所以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根据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早产儿生后即应每天补充维生素D 800~1000 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为400-600国际单位,直至2岁。以上剂量包括食物和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生素D的含量。

铁剂

宝宝体内铁的贮备主要是在妊娠后期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因此早产宝宝的铁储备不足,非常容易发生贫血,而贫血直接影响到体格和智力发育。根据国内外专家的建议,早产儿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每天每公斤体重2~4 mg,直至纠正年龄1岁。该补充量包括强化铁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和铁制剂中的铁元素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时给孩子补钙、补铁,钙和铁是不能和奶一起吃的,一定要在两次奶中间喂给孩子,并且钙和铁也不能在一起吃,因此需要家长合理安排时间。

益生菌

益生菌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正常肠道菌群生长,可以帮助早产宝宝改善便秘、大便次数过多等症状,可以与奶一起喂给孩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益生菌是活菌,所以一定要用40℃以下的水冲调,并且平时不用的时候需要放到冰箱中冷藏。

早产宝宝的预防接种

足月健康的宝宝在出生后一、两天会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由于早产宝宝出生时体重低、情况不稳定,大多数不能像足月宝宝那样生后马上打预防针。如果出院后体重达到5斤,应尽快去社区保健接种乙肝疫苗,而卡介苗要去当地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接种。在宝宝一岁以内要接种的疫苗很多,一定听从保健医生的要求按时接种,预防各种传染病。

早产宝宝的早教训练

早产宝宝由于出生时未足月,活动能力和身体发育都较足月宝宝低一些,所以早产宝宝的体能训练方法也与足月宝宝不同。

由于早产宝宝的身体各项发育未完善,所以在训练早期体能时要注意幼儿本身的能力和条件,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不能强行实施。

在肢体发育上,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每天做一些简单的体操,活动宝宝的四肢,慢慢的让宝宝配合,养成习惯。给宝宝做体能训练,还可以降低幼儿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

在触觉发育上,家长要坚持抚触(回复“抚触”可查看相关文章),不仅能安抚宝宝,还可以可以锻炼孩子的活动能力。

在视觉发育上,家长要注重宝宝的视觉刺激,让孩子多多观察、接触周围的物品,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主动去接触、抚摸。接触不同物品会让宝宝有不同的感受,有利于宝宝认识、了解更多的事物。

以下内容请家长们按照宝宝的矫正月龄来学习,根据宝宝的实际发育情况进行操作。 新生儿期 1)强调母婴交流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多与新生儿接触,如说话、微笑、怀抱等;

2)学会辨识新生婴儿哭声,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其需求,如按需哺乳;

3)每天可进行1~2次婴儿被动操;

4)给新生儿抚触,让新生儿看人脸或鲜艳玩具、听悦耳铃声和音乐等,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1~3个月 1)注重亲子交流,在哺喂、护理过程中多与婴儿带有情感的说话、逗弄,对婴儿发声要用微笑、声音或点头应答,强调目光交流;

2)通过俯卧、竖抱练习、被动操等,锻炼婴儿头颈部的运动和控制能力;

3)增加适度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刺激,听悦耳的音乐或带响声的玩具,用鲜艳的玩具吸引婴儿注视和跟踪。

3~6个月

1)鼓励父母亲自养育婴儿,主动识别并及时有效的应答婴儿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逐渐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2)培养规律的进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多与婴儿玩看镜子、藏猫猫、寻找声音来源等亲子游戏;

3)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与婴儿说话、模仿婴儿发声以鼓励婴儿发音,达到“交流应答”的目的;

4)鼓励婴儿自由翻身、适当练习扶坐;让婴儿多伸手抓握不同质地的玩具和物品,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6~8个月 1)父母多陪伴和关注婴儿,在保证婴儿安全的情况下扩大活动范围,鼓励与外界环境和人接触;

2)经常叫婴儿名字,说家中物品名称,培养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引导婴儿发“ba ba”、“ma ma”等语音,提高其对发音的兴趣;

3)帮助婴儿练习独坐和匍匐爬行,扶腋下蹦跳;练习伸手够远处玩具、双手传递玩具、撕纸等双手配合和手指抓捏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8~12个月 1)帮助婴儿识别他人的不同表情;当婴儿出现生气、厌烦、不愉快等负性情绪时,转移其注意力;受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丰富婴儿语言环境,经常同婴儿讲话、看图画。让婴儿按指令做出动作和表情,如叫名字有应答,懂得挥手“再见”;

3)帮助婴儿多练习手-膝爬行,学习扶着物品站立和行走;给婴儿提供杯子、积木、球等安全玩具玩耍,发展手眼协调和相对准确的操作能力;

4)增加模仿性游戏,如拍手“欢迎”、捏有响声的玩具、拍娃娃、拖动毯子取得玩具等。

标签: 早产儿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