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的共同调节下,子宫内膜周期性发生增厚、增生、脱落并伴随出血。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的共同调节下,子宫内膜周期性发生增厚、增生、脱落并伴随出血。常见的临床症状如下:
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
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
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5.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排卵性出血)
指两次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间出现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导致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
常见病因:
1、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
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2、情绪异常
长期的精神压抑、精神紧张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受卵巢、垂体和下丘脑释放的激素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3、寒冷刺激
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4、节食
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消耗,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5、嗜烟酒
香烟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失调。据调查,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升以上的女性中,月经失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发生月经不调时,莫要慌张,需要及时就诊妇科医生明确病因。
1、属于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则需针对具体疾病具体治疗。
2、止血与纠正贫血。通常经期长及经量多造成。除一般止血措施外,可酌情选用激素或刮宫止血。予口服补血药物或输液治疗。
3、调整周期。可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治疗。
4、孕激素如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
5、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可以控制月经周期,如妈富隆、达英-35、优思明等。有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及40岁以上吸烟的女性不宜应用。
6、调整生活习惯: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冷刺激;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