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 > 幼儿教育

忍住!忍住!如果你想有个独立能干的孩子……

【摘要】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小叶子很爱玩彩泥,12个小盒子放着不同颜色,当她要玩的时候,我和家人的注意力,基本放在她要捏捏捏、切切切什么造型,直到有一天……

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小叶子很爱玩彩泥,12个小盒子放着不同颜色,当她要玩的时候,我和家人的注意力,基本放在她要捏捏捏、切切切什么造型,直到有一天……

“妈妈,打开!”小叶子递了紫色的小盒给我。

“好的。”我打开递给她。

没过一会儿,小叶子又来了,“妈妈,这个,打开!”她又把绿色小盒递了过来。

“好的。给你。”

第三次,她又来了,拿了一个新盒子,这回,我迟疑了:

盒子有点紧,2岁半的孩子,打开是有难度,帮帮忙是应该的,可让我警觉的是,小叶子似乎在默认,这就是妈妈该做的,替我打开我来玩,她竟然试也不试,就说打不开。

这一次,我没接,决定换个说法:“叶子,你要试试自己打开吗?”

“不要!”她摇了摇头,手凑得更往前了。

“你看,像妈妈这样,用手,轻轻撬开这里,你来试试吧?”我边说边慢慢演示。

叶子还是很犹豫的样子,看了看我。

我继续微笑,把小盒子轻轻还到她的手上,“宝宝试试,你可以的,如果打不开,妈妈再帮你。”

这回,小叶子终于接了过来,第一下没成功,又有点打退堂鼓。

“没问题的,你看,握住这里哦。”我继续鼓励。

终于终于,她自己打开了!那一瞬间,我看到她的脸上,也泛起了一丝小骄傲,和我四目相对时,小表情更得意了。

“哇,宝贝,你做到啦,你自己可以打开橡皮泥盒子啦!太棒啦!”

当妈以后,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也更有保护欲,多想回应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让他的世界有满满的安全感啊!然而有时我们也会大大低估孩子的能力,他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机会。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就来找你、很容易被困难打败,而每一次你都伸手帮助、搞得自己心力交瘁,那么,要警惕这种“过度养育”啦!“直升机父母”的弊处是,一旦孩子离开了大人的庇佑和帮助,可能就会脆弱无比。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永远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再小,也别剥夺他们尝试并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并不需要特地训练,其实,让孩子做家务,就是最简单的锻炼机会,比如:

1-2岁:帮忙拿取东西、自己把脱下来的脏纸尿裤扔到垃圾箱,自己挑选书架上的绘本。

2-3岁:帮家长把衣服挂上衣架;穿脱衣服鞋袜;使用马桶;独立刷牙洗脸;浇花;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3-4岁:更熟练的使用马桶;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洗手帕;扫地擦桌子;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等。

如果有些任务,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他们确实做不到,还要不要去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呢?

其实橡皮泥盒子还有下文,就是连开几个后,小叶子遇到挑战,有个盒子黏的很紧,她打不开受了挫,又回到旧模式、拒绝尝试了。我的应对经验是:

1) 降低难度: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只给高出孩子实际能力一点点的挑战任务,一次一小步。

2) 做到了,及时鼓励:赞美孩子具体做到了什么、敢于尝试的勇气;做不到,共情、示弱,“妈妈也觉得好难啊,不过我会努力试一试,你给妈妈加油好吗?”

3) 让孩子勇于尝试,可以“聪明”的帮忙——做一半、留一半。

这招在我家太灵了,当女儿打不开彩泥又要放弃的时候,我会开个小缝,降低难度让她接着完成;当我想要孩子把看过的绘本放回书架,书挨得太密放不进、或者孩子根本记不得从哪拿的,我会把书插入三分之一,剩下的,让孩子帮忙推进去……

4) 当孩子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时……

适当的挫折和不舒服的感觉,并不会摧毁一个孩子,相反,正是面对困难的经验和态度,会慢慢培养出孩子的抗挫力和复原力,懂得生活中有不如意很正常,面对就好;而我更想告诉孩子的是:努力后结果未必会尽如人意,可努力本身,就值得被肯定。

养育孩子是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当我们臂弯里的软孺小可爱长大,但愿Ta的人生顺遂;而假如那不可能,当Ta遇到了怎么也解不开的数学题、不靠谱的另一半、陷入死胡同无法推进的项目……但愿Ta有勇气面对,一如当年,那个打不开彩泥盒子、还愿意尝试的小女孩;一如当年,那个衣服套头、依然挣扎着想要露出头的小男孩……

曾经深深地被一个故事所触动:一个小男孩看到蚕蛹在茧中挣扎,特别想帮帮它,于是打开了紧闭的壳……蚕蛹变成蝴蝶飞了出来,但仅在空中盘旋了几秒,就摔在了地上,死去了。原来,正是破茧挣扎的苦痛,才让蝴蝶成长、蜕变、有足够的力量扇动翅膀。

你的孩子,会是一只美丽、而又高飞的蝴蝶吗?

标签: 教育方法 孩子独立性 幼儿教育 行为心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