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完宝宝,有些妈妈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于是,这些妈妈悔不当初,当初婆婆妈妈让自己月子里要注意,要好好“坐月子”,但自己没听从妈妈婆婆的“良言规劝”,没有遵守那些月子里的“清规戒律”,任性妄为,导致受了风寒,造成了“月子病”。
生完宝宝,有些妈妈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怕风、怕冷、关节疼痛、腰酸背痛、浑身发沉、身体疲惫等等。于是,这些妈妈悔不当初,当初婆婆妈妈让自己月子里要注意,要好好“坐月子”,但自己没听从妈妈婆婆的“良言规劝”,没有遵守那些月子里的“清规戒律”,任性妄为,导致受了风寒,造成了“月子病”。
“月子病”是个什么鬼?
从孩子出生到满月为止的一个月时间,中国人俗称“月子”。我国传统认为,一般情况下人的骨节是闭合的,分娩过程使产妇全身骨缝张开,造成“月子”期间产妇的筋骨腠理都处于一种开放状态,这时如果不注意,风寒容易趁虚而入,通过张开的骨缝进入产妇体内。“月子”结束后,产妇骨缝闭合,全身的筋骨腠理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闭合状态。如果“月子”期间产妇体内侵入风寒,就会被闭锁在体内,从此给产妇留下“月子病”。
于是,为了避免产妇得“月子病”,我国有产妇要“坐月子”的传统习俗。“坐月子”时,为了怕受风受寒,有许多讲究和禁忌,比如不能出家门、不能下地走动、不能做家务,在家不能开窗;必须包头,不能穿拖鞋,晚上睡觉穿袜子;饮食方面,不能吃生冷食物,少吃蔬菜和水果,多吃鸡蛋,多喝红糖水、小米粥;卫生方面,不能接触凉水,不能刷牙、洗澡等等。我国地域广阔,虽然“月子”中讲究和禁忌细节稍有差异,但“坐月子”的现象广泛存在,许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也有“坐月子”的习俗,移居海外的许多华人在现居住地也还保留着传统的“ 坐月子”习惯。
但是,在不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则没有“坐月子”的讲究,产后妈妈“月子”期间百无禁忌,甚至很多行为与我们背道而驰,比如美国妈妈分娩后立即就要喝冰水,马上就要洗澡,出医院就去逛街……这些没有“坐月子”习俗的国家也没有“月子病”之说,没有妈妈因为洗澡洗头得了“头风病”,没有因为穿拖鞋“脚后跟疼”,没有因为刷牙“牙疼”,没有因为看书、看电视“眼睛疼”……所以,“坐月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月子病”也是中国特有的。
生二宝能养好“月子病”?别信!
“坐月子”习俗在中国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时恶劣的生活条件、妇女地位有关。中国以前没有空调、热水器、吹风机,自然没有洗澡、洗头的条件,营养不良还得天天劳作,寒风刺骨还得在冰水里洗洗涮涮,身体和精神都过度劳累、严重透支,只有借着生完孩子“坐月子”才能吃点儿好的,暂时脱离繁重的劳动,让自己过度劳累的身体和精神稍微休整休整。
当然,“月子病”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些妈妈生完孩子确实是有很多的不舒服,但这些不舒服不是女性所特有的,也并非是“风吹入了骨缝”所致,可能是缺钙导致的,也可能是过度劳累或长期姿势不良引起的肌肉、韧带、结缔组织劳损而引发的疼痛,还有可能是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等。
既然“月子病”不是“月子”期间“风”吹入产妇开放的骨缝导致的,“生二胎能养好月子病”之说就没有道理了。
预防“月子病”,月子怎么“坐”才科学?
现代的妈妈们,虽然是“翻身农奴,当家作主”,怀孕后更是家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不需要趁着“坐月子”的机会补充营养、休整身体,但是毕竟怀孕和分娩的过程让产后妈妈的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月子”期间是产后妈妈身体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关键时期,为了让产后妈妈尽快恢复,还是有一些饮食、生活习惯方面的注意要点。
1、饮食要多样化,更要注重补钙
选择食物时注意“营养均衡,食物多样,总量不过量”即可,只要吃了没有不舒服,什么都可以吃。
妈妈孕期和产后哺乳要给宝宝提供大量钙质,缺钙可以导致关节疼、腰痛,所以产后要适当多吃含钙的食物,每日要通过食物和钙剂获得1000 毫克钙。奶类含钙高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产后妈妈最好每天喝500毫升奶,还可以多吃一些深绿色蔬菜、豆制品、虾皮、小鱼等含钙较丰富的食物,每天适当户外运动或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吸收利用。
产后妈妈还容易发生贫血,贫血会让人感觉疲乏无力,所以产后也要适当多吃些补铁的食物,如血制品、动物肝脏、红色瘦肉等,如果贫血比较严重,要额外补充铁剂。
2、产后妈妈要尽早下地活动
即使是剖宫产分娩的妈妈也要尽早下地运动,因为长时间坐着或躺着,不但会导致腰痛、背痛,还容易发生栓塞性疾病。但是怀孕所产生的孕激素确实会让肌肉韧带松弛,所以产后妈妈也不能过度运动,不能长久站着或坐着,也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产后妈妈给宝宝喂奶的次数多、时间长,所以给宝宝喂奶时姿势一定要正确,一定要让自己在舒适的状态下喂奶,可以采取坐着、躺着等多种姿势喂奶,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姿势,否则很容易引起某一侧肌肉、关节疼痛。
产后2周可以开始做产后保健操,产后6周可以开始短时间的散步、慢跑,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控制体重,锻炼颈部、肩部、腰部、背部、臀部、盆底的肌肉,减轻身体不适感。产后开始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剖宫产的妈妈要稍微晚一点,运动强度以不过度疲劳,没有不适感为宜。
3、保持心情舒畅
心情不舒畅也会导致身体感觉不舒服。但是,如果产后妈妈感觉自己非常疲惫,干什么都没劲,而且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则要警惕是否有“产后抑郁”,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