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儿推拿七节骨手法是什么?七节骨是小儿推拿中的一个部位,推法分别为推上七节骨与推下七节骨。如果您想知道小儿推拿下推七节骨图,就务必看看下面由小编准备的文章吧!
七节骨是推拿部位和穴位名。又名七节。
1、推拿部位: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2、穴 位 名:
位于背部正中线,约当第七胸椎处。《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与心窝相对。”治腹泻,痢疾,伤寒后骨节痛等症。
1、操作手法:
让小孩子平趴在床上,穴位部位全部暴露,治疗前用BB油或凡士林涂抹在七节骨穴位上,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下向上推叫推上七节骨,自上往下推叫推下七节骨。
2、推拿次数:
每次治疗100——300次,一天可以治疗两次。
1、作用:
通大便,止泻痢。推上七节骨可以达到温阳固涩止泻的作用;推下七节骨则可以达到泻热导滞通便的功效。
2、主治:
腹泻、痢疾、食积腹胀、肠热便秘。
1、临床应用: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常与按揉百会、揉摩丹田等合用。临床上还与按揉百会、揉龟尾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若属实热证,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令儿腹胀或出现其他变症。
(2)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防滑泄。
2、相关论述:
(1)《小儿推拿广意》:“便秘者,烧酒在肾俞推上龟尾……若泄泻亦要逆推,使气升而泄可止。”
(2)《幼科辑要》:“虚人泄泻者,逆推尾尻至命门两肾间,切不可顺推。”
(3)《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水泻,从龟尾,向上擦如致,立刻即止,若痢疾必先从七节骨往下擦之龟尾,以去肠中热毒,次日方自下而上也。”
1、做小儿推拿,习惯上以小儿左手为宜,必要时可左右手同时推拿。
2、小儿推拿应在室内进行。室内空气既应保持新鲜,又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
3、给宝宝做小儿推拿前,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疾病后再对症进行小儿推拿。如果孩子患的是传染病,就应该进行隔离治疗。小儿推拿是在中医理论下发展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有较好的保健及治疗效果,可以平衡阴阳、调节五行、输通经络、解除疲劳、痉挛等。
4、小儿推拿的时间必须掌握好,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5、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施以推拿术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推拿。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
相关文章
[小儿运八卦手法图解]
[小儿推拿天柱骨手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拿肚角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