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一般从十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慢慢学说话,开始叫爸爸妈妈,但也有家长有这样的困扰,别人家的宝宝都开口说话了,自己的孩子好像金口玉言一样,就是不讲话,那么这是不是语言发育迟缓呢?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有哪些呢?
1、满10个月时,叫他名字时没反应;
2、满12个月时,不能发出一两个声母(比如p、b等)。
3、满2岁时,不会把两个词连在一起,不会按照要求指出身体部位。
4、满3岁时,不会说短语,听不懂简短的指令,对和其他宝宝交流不感兴趣。
5、满4岁时,说话还经常结巴,别人听不懂他说的话。
1、新生儿
刚出生的宝宝的第一声啼哭代表了其具有完整的发音器官;新生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会用特有的“语言”来表达,如面部表情的变化、肢体动作变化、哭声的变化等,通过这些变化和家长进行语言的交流。新生儿睡醒后或高兴时会四肢乱动,发出“啊”“喔”等声音,这就是新生儿在主动与家长交谈。
2、1~6个月
5 个月宝宝往往会重复发出各种声音逗着玩,会发出各种简单辅音和元音,如:“ma-ma-ma”、“da-da-da”等,并且能比较明确地对爸爸妈妈的声音做出反应。
3、7~12个月
9 个月时这种“呀呀语”达到高峰,使得宝宝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在语言理解准备阶段,8-9个月的宝宝就能听懂成人的语言,如问“爸爸在哪里”,宝宝就会转头望向爸爸;问宝宝“球在哪里”,他就会用手指指向球等。
到12个月时宝宝能说一个字,并能将词和动作联系起来并形成反射,比如“挥手”表示再见。
4、1~1.5岁
首先是语音的发展,幼儿通过学习单词来学习语音;其次是句法结构的发展:1-1.5岁的宝宝出现不完整的单字词,用一个单词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例如,“饭饭”可以表示“我要吃饭”,也可以表示“这是饭饭”,家长理解宝宝的单词的意思也是结合情景进行理解的。
5、1.5~2岁
1.5-2岁出现“电报句”,如“妈妈抱”、“宝宝吃”,但句子断续,不完整。
2岁后宝宝会讲完整句,渐渐会用代词你、我、他,并且说话符合语法习惯,如先讲“我”再说“吃饭”,用感叹句来表示感情,用疑问句询问等。发音不准是这个年龄的正常现象,但都能让人听懂。随着小儿的生长和发音器官功能的完善,以及准确的发音指导和反复的发音练习,可使小儿发音趋向正确。
6、3岁以后
3岁后宝宝会说复杂句,喜欢与外人交流、游戏,能听故事、复述故事,并喜欢提问。
4岁以后,宝宝说话趋于流利,语法、语音趋于准确。6 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读与写。12岁儿童的语言水平相当于成人。
当然,每个宝宝的语言发育不尽相同,上述各年龄阶段达到的词汇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1、给宝宝提供表达的机会。有些爸爸妈妈在宝宝没有完全表达出意愿的时候,就急着帮助宝宝表达出来了,从而导致宝宝失去了很多主动表达的机会。
2、让宝宝多运动。多运动能打通宝宝的全身语言发音器官。
3、让宝宝多笑,以此锻炼他的肺活量和耐力。如果年龄小的小宝宝在哭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多哭会,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但必须要适度。
4、多给宝宝吃硬一点的食物,如:坚果、麻花、面包片等,以此来刺激宝宝舌头的力度。
5、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