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育婴在线百科小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育儿 > 1-3岁幼儿护理

注射疫苗后,这些事你都知道吗?

【摘要】宝宝们在一岁前,每个月都要去防疫站报道打疫苗。以前每次要去打针,心妈心里就直打鼓,打针之前就怕宝贝着凉感冒,发烧不舒服。打针之后医生更是叮嘱不能洗澡,要多喝水,搞得当妈的更是战战兢兢,生怕有啥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就像宝宝体内的免疫小战士正和疫苗的邪恶势力做一场战斗,战斗胜利了,宝宝的免疫系统就升级。可在战斗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损兵折将,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我们做家长的可千万别慌,要帮助宝宝顺利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

打完预防针后,宝宝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中,到底哪些才是正常,哪些是需要我们警惕呢?常见的发热、局部红肿、产生硬结等,妈妈们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在所有反应中,最让妈妈们害怕的莫过于发烧了吧?一发烧就会联想起各种严重的后果、画面等,当妈的想象力就是比较丰富。 首先我们要明白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一些传染性强、对人体危害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因为疫苗本身就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病毒,当它进入人体时会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迫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相应细菌或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损伤。所以,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攻击,就会出现暂时的不适现象,比如发热。因此发热是很常见的疫苗反应形式。

虽然知道原理但是发生的时候还是很害怕,那我们该如果处理呢? 全身症状以发热为主,并且不伴随其他症状时,体温超过38.5摄氏度 ,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孩子降温并给他多饮水。 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多见于注射后24小时内,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 小时。在辅助降温时,要让宝宝尽可能保持舒适,等待反应自行消失。但疫苗接种后数天才出现的发热,并不一定与疫苗接种相关。如果孩子持续发热三天以上,或者伴有咳嗽等其他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后,局部红肿怎么办? 宝宝疫苗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是炎症表现,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注射本身就已形成了轻微创伤,有可能引发炎症。此外疫苗中刺激宝宝产生抗体的成分和稳定剂、防腐剂都是刺激性物质,容易导致局部产生炎症,而且疫苗对宝宝身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 接种疫苗后局部红肿的护理方法 家长要多加关注注射部位皮肤的红肿现象。如接种部位红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能在几天内消退,说明炎症反应很快被控制了,不会造成伤害,家长无须担心。如果红肿范围较广,较为严重,应到医院就诊,但看医生前要告诉医生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还要注意的是接种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洁,注射部位不需覆盖。若接种部位使用创可贴等覆盖,需两小时后去除。 接种卡介苗会出现脓包样症状 除卡介苗以外,其他疫苗的接种部位都不会出现脓包样改变。卡介苗接种后2-4 周,注射局部会开始红肿、化脓、破溃、结痂,最后留有小斑痕。整个过程持续2-4个月。破溃、流脓是卡介苗接种后常见的反应过程,护理时只要用清水擦拭,再蘸干即可。用碘酒、酒精进行局部消毒,会使伤口难以愈合。 接种疫苗后,产生硬结怎么办? 有些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皮下会出现硬结,没有压痛,这种情况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与注射局部受疫苗刺激有关。家长不需特别担心,硬结会于疫苗接种后几周至几个月内自行消失,不会给孩子造成任何后遗问题,不会影响到下次预防接种。 还有的婴儿会在左腋下出现无痛包块,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考虑是否为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由于卡介苗常规接种于左上臂,通过免疫刺激可能造成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建议先做B超确定包块性质,再接受PPD (结核菌紊皮试) 检测。 接种疫苗后,产生硬结的护理方法 有的家长在接种当天发现注射部位皮下有硬结后,便用毛巾热敷,这种不当处理方式容易导致肿块越来越大,直至形成鸡蛋大的肿包。疫苗接种后,头三天可用冷敷,头三天内如果热敷,可能会使局部充血,加重局部肿胀。

最后不要把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任何现象归结为疫苗副作用,因此惧怕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对孩子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之前出现的疫苗问题也是属于小概率事件,千万别为此因噎废食。

标签: 疫苗 疫苗接种
相关百科